|
奥朗德战胜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 |
成为继密特朗之后法国第二位左翼总统 |
|
|
奥朗德出席选后集会 |
|
|
|
据新华社巴黎5月6日电 法国内政部6日晚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在当天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微弱优势战胜现任总统、右翼政党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奥朗德和萨科齐分获51.24%和48.76%的有效选票。奥朗德由此成为继弗朗索瓦·密特朗之后第二位当选法国总统的社会党候选人。 萨科齐当晚在巴黎的一个支持者集会上承认,他在总统选举投票中败给了奥朗德,他本人将为选举失败承担全部责任。他当晚已和奥朗德通过电话,祝贺他当选。 法国现任总统任期定于5月15日结束。按照惯例,由当选总统与卸任总统协商决定就职仪式的时间。在4月22日举行的第一轮投票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28.63%和27.18%的有效选票,进入了第二轮角逐。 ■新闻人物 法国新总统 奥朗德 弗朗索瓦·奥朗德,1954年生于法国北部城市鲁昂。曾就读于法国高等商学院、巴黎政治学院和国立行政学院,主修经济和法律。1979年奥朗德加入社会党,27岁成为法国总统府经济顾问,34岁当选国民议会议员,2001年当选科雷兹省省会蒂勒市市长,2008年当选科雷兹省议会主席至今。1997年至2008年奥朗德任法国最大反对党社会党第一书记,是社会党任期最长的第一书记。 2011年10月16日,奥朗德赢得党内初选,成为社会党2012年总统候选人。在竞选中,他提出“改变就是现在”的竞选口号,主张“变革”,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扶持中小企业来吸引选民,反对金融业过度控制经济,主张打击市场投机行为。他还表示,将对欧盟新签署的“财政契约”提出重新谈判,主张欧盟征收金融交易税,并承诺将引导欧洲重返加速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道路。 (据新华社) 法国大选花落左派影响深远 法国总统选举结果5月6日出炉,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击败现任总统萨科齐当选总统,社会党历史性地实现二战后的第二次执政。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法国政坛这一变化影响深远。 近年来,法国经济受到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冲击,增长放缓,失业率高企,全球竞争力下降。奥朗德最终取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针对民众对法国经济和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高举社会公正大旗,就选民最为关心的就业和购买力问题,提出一系列“看上去很美”的主张,如提高最低工资、重振法国制造等。 某种角度上可以说,奥朗德成功利用法国民众“反紧缩”的心理赢得了总统选举。但在全球化竞争的挑战面前,深陷金融危机的法国对于创造出足够财富为其多年来的高福利买单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如何在全球化竞争中重振法国的活力,同时保持民众维护的高福利制度,是摆在奥朗德面前的一大难题。 欧元区前脚刚刚通过加强财政纪律平复市场动荡,坚持左派理念的奥朗德后脚上台。他主张重新审视欧盟今年3月初签署的“财政契约”,反对由德国主导的长期紧缩政策,希望通过适当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对其主张的可行性,欧洲,特别是德国,存在不少疑虑。 法德两国一直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轴心”,奥朗德上台后会否联合欧洲左翼势力,针对欧债危机提出新应对方案,引发欧洲和世界的极大关注。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示,欧盟“财政契约”不容重新谈判,德国内部和欧洲央行已提出紧缩和增长并行的主张,未来法德除了密切合作之外别无他路。 法国大选虽是国内选举,但放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竞争激烈和欧洲债务危机缠绵的大背景下,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影响。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