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春溪
近日,姚晨转发了一条航海者海上求救的信息,遭到网友质疑,一顶“传谣”的大帽子便给扣在了她脑门上。气不过的姚晨针对此又专门发微博称,自己转发各种求助信息,“没有高尚的理由,只是性格决定而已”。 作为一位微博影响力如此之大的明星,姚晨受此质疑和苛责也在情理之中,整天浸淫在各种虚假的环境里,让很多人已经对“假”的东西异常敏感。一旦遇到此类事件,挥舞着道德的大棒骂上几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而骂明星尤其容易解气。就像最近的“毒胶囊事件”中,网友不去问责质检部门,而是对代言明星大动干戈,要求明星公开道歉,把代言费全部“吐”出来,好像明星家里都开着个质检所似的,抓住他们便一切万事大吉。如果我们打假的意识和维护自我权益的精神真的足够强的话,那些充斥在我们周围的“假货”或许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当我们甄别一件事情时,应该首先认清它的动机。姚晨转发微博的目的是想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传谣”,虽然作为公众人物她应该尽量在求证信息的真实性之后转发,但救人事急,无论身处危境的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我们全力救助,所以发生这样的疏忽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明星的善举本来就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报以更多的宽容。 这是一个扁平的时代。无论你存着怎样良善的想法,总会有人怀疑你的动机。而当你想去做一件好事时,也会因为缺乏信任和保护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不敢去行动。在这种道德怯懦的氛围中,行善应得到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每个人尽可能地去彰显自己的善行与善愿,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充满善的愿力,足以弥消充斥世界的各种戾气与猜忌。 所以,姚晨大可不必顾虑太多,坚持自我良善的天性向来都是做人的王道。只是再遇到此类事件时,要学会更加谨慎地辨别。正如好心网友给的建议,今后关注此类事件时不如加个标注(如“未经证实”),不仅给转发的人提个醒,也算给自己一条“后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