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环保动态
 
标题导航
加强作风建设 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坊子“三大工程”建设福荫城乡
全省妇联基层组织创先争优加强“三有”建设现场推进会在潍召开
青州掀起学习英雄沈星热潮
我市召开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会议
全市政法委书记座谈会召开
包村干部“打擂台”
2012年05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村干部“打擂台”



  □本报记者 张传亮
  通讯员 郝际文
  听说昌乐县城关街道包村出了个新招——设立了“包村干部大讲堂”,好奇心驱使记者前去看个究竟。
  5月20日,星期天。记者来到城关街道,参加了一场这里每月举行的“包村干部大讲堂”活动,亲身体验到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风采。一走进三楼会议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台上悬挂的“包村干部大讲堂”横幅,台下前排坐着的是今天的主角们——街道的全体包村干部。
  9点15分,主持人宣布开始。
  “我们的片区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拆迁工作,处理好拆迁、稳定和发展这三者的关系,我们的工作也就做好了一大半。这三者就如一辆自行车,前轮是拆迁,后轮是稳定,而人则是起平衡作用的发展。前轮后轮需要协调才能前进,这需要人来科学地把握。”谈起自己工作中的感受,首先上场的北关片区包村干部潘世臣用“自行车理论”做了具体说明。
  台上,包村干部围绕项目建设、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相关政策法规等,轮流上台演讲。听着他们如数家珍般的演讲,看着他们信心满怀的气势,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演讲一次次掀起高潮。
  台下,大家聚精会神地听,听到精彩处不自觉地拍起巴掌。尤其是其他包村干部,不仅挺直了腰板仔细听,而且心里还在不断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随时“难为”一下台上的演讲者。
  “你给大家说说,你们片是如何展开后进村转化工作的?”
  “现在普遍存在着集体经济薄弱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又考虑用什么途径增加集体积累呢?”
  “你是如何处理支部书记、主任和‘第一书记’关系的?”
  “三和社区是我们县的品牌,在今后管理中你有何打算?”……
  “这不是在让包村干部打擂台吗?”看着台上台下激烈的“交锋”,记者不禁发问。
  “是这么个意思。”坐在旁边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彬说,“我们设立‘包村干部大讲堂’,就是以此为平台,组织大家轮流上台说村情、讲稳定、谈发展,交流心得体会,集中大家的智慧,汇集集体的力量,共同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大发展。”
  “效果怎么样?”
  “从目前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了真正说出东西来,包村干部们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甩开膀子,心到身到,与群众交朋友,解其所盼、助其所难,除其所忧、办其所愿。真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许多过去棘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张彬轻松的话语中显露出满意之情。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晓。通过台上一比,大家真有压力了。现在是不学不行,不干不行,干不好更不行。人家做出了成绩,在这里讲得头头是道,唯独你拿不出杀手锏,不丢人呀?!”街道纪工委书记宋源清对记者说,“当然,我们也制定了监督和奖惩措施。对包村干部,我们每半年进行一次评议,对排名最后的进行约谈,连续两次排名最后的扣发两个月的包村补助,并向党工委、办事处书面说明情况;连续三次排名最后的调离工作岗位并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学习结束后视情况重新安排工作岗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