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特别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六一,如何给孩子买礼物 《财富周刊》推出六一儿童节礼品调查 六一儿童节临近,潍坊商家已将各种儿童节礼物纷纷摆上柜台。那么今年儿童节,小朋友想要些什么样的礼物?而父母又如何为孩子选择儿童节礼物呢?为此,《财富周刊》记者来到樱园幼儿园和樱园小学,对在校学生做了一项小调查。 此次调查以“今年儿童节我最想要的礼物”为主题,抽取了三个年龄段的儿童共计143人为调查对象,分别为:樱园幼儿园6岁左右大班孩子25人;樱园小学8岁左右二年级学生55人;樱园小学11岁左右五年级学生63人。 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孩子很少再把文具当做节日礼物,大多数孩子把数码产品当作自己的最爱,不少小朋友写出“希望得到IPHONE 4s手机”。同时有比例不少的孩子选择把金钱当礼物,反映出现今孩子的金钱观的建立越来越早。 另外,希望节日这天和父母在一起,也成为不少孩子的一种“礼物”,反映出一些现代家庭的父母因工作太忙,造成孩子亲情感的缺失。 文具失宠数码产品成最爱 不少孩子选择金钱当礼物 从调查结果来看,玩具仍然是孩子们的最爱,有60名小朋友选择了玩具。但玩具的受宠程度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6岁和8岁左右的孩子中,超过半数选择玩具;而11岁左右的孩子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孩子选择了玩具。 文具类同样呈现这种趋势,11岁左右的孩子中更是无一人选择此类礼物。 数码电子及游戏类产品表现出的趋势却恰恰相反。此次调查中,共有20名小朋友希望在儿童节收到数码类产品作为礼物,其中,11岁左右的孩子中有17名希望收到此类礼物。从此次调查结果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大屏触控手机是绝大多数希望得到数码产品孩子的最爱,8位小朋友明确写出希望得到IPHONE 4s手机。 6岁和8岁左右的孩子无人选择钱作为礼物,11岁的孩子中有6位选择钱作为礼物。这也反映出现今孩子的金钱观的建立越来越早。 从调查结果来看,性别不同也导致在选择礼物上有很明显的差异。 选择宠物作为礼物的小朋友共有12位,其中,女生有10位,而小兔子和小狗成为最受追捧的宠物。 虽然选择服饰的小朋友不多,但清一色全部是女生。 玩具类中,男生和女生也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倾向。男生大多数都选择了飞机、汽车、手枪、机器人等模型类玩具,而女生则更喜欢芭比娃娃、玩具熊。 “妈妈已很久没来看我了” 享受亲情成孩子节日期盼 除了以实物作为自己最想要的礼物外,部分小朋友却有着不同于其他的愿望。 一位6岁的女孩告诉记者,“我想在六一那天开一场PARTY,让其他小朋友和我一块儿玩。”而令记者颇为感动的是,一位11岁的女孩这样写道,“我只想让妈妈在六一回来陪我玩,妈妈已经很久没回来看我了。”另一位11岁的女孩写道,“最想吃爸爸妈妈做的一顿丰盛的饭,让他们带我一起出去玩。”由此情况反映出一些现代家庭的父母因工作太忙,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享受亲情成为孩子在节日的最高期盼。 男孩子的梦想一向都是充满激情和热血。一位8岁的男孩最想“去军事基地体验”,一位11岁的男孩最想“当特种兵”,而另一位11岁的男孩梦想更大,他想“环游宇宙”。 家长: 不能常给孩子买礼物 这样容易惯坏孩子 对于这些孩子们最想要的礼物,作为父母怎么看待呢? 从记者调查来看,父母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从没在儿童节给孩子买过礼物;一种是会在儿童节准备礼物。 在早春园小学附近,一位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告诉记者:“我家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以前从没在儿童节给孩子买过礼物,买礼物一般都是在他生日或者过年的时候。”旁边的一位家长也说:“不能常给孩子买礼物,这样容易惯坏孩子。” 虽然可以给孩子买礼物,但家长也有自己独到的教育观,“可以给孩子买礼物,但不能太贵——我最多给孩子买过100元左右的礼物,而且也不能太由着孩子——每次买礼物我都让孩子给我说清楚为什么要买这个礼物,如果没有理由我也就不会给孩子买了。” 专家: 防止造成攀比炫富心理 建议多带孩子做公益 作为儿童教育的专家,樱园幼儿园张园长对六一节送礼物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每个孩子都有好多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做父母的要懂得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满足愿望。要实现这点,做父母的要首先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作出规划。只有对孩子的发展有帮助的愿望,家长才要尽量满足。” 谈到有些孩子希望得到苹果手机作为礼物时,张园长说,“除非是必需,我不支持给孩子买很贵重的礼物。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攀比炫富的心理。而且这样孩子的父母一般对孩子只是一味的宠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也不利。”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礼物呢?张园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建议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带孩子在六一节去特殊教育学校,让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小朋友需要他们的关心和友情。或者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我们幼儿园组织的亲子运动会,这样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增进感情。” 本刊见习记者 王政恺 文/图 潍坊童装消费: 品牌上百,形成三大“童装聚集区” 随着“六一”儿童节的到来,潍坊童装市场即将迎来春节后的新一轮热销期。现有数据显示,中国0-10岁的儿童数量约为3.2亿,国内童装消费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去年童装总销售量达23亿件之多。 在潍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街小巷中的童装店数量日渐增多,孩子们身上的衣服样式也越来越繁多。那么,与前些年相比潍坊的消费者在童装消费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目前潍坊又有哪些童装店面集聚地,入驻了哪些大品牌? 《财富周刊》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访。 每月300-500元 80后父母带动童装消费升级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童装消费的观念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与十几年前相比,对子女的生活投入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80后父母在采访中纷纷表示,自己每个月花费在孩子衣服上的支出非常高,有的甚至和成人服装消费等同或者更多。 “我女儿今年4岁,每个月都要买新衣服,有时候从网上买,有时候从店里买,一个月大概300-500元吧,我每个月在衣服上的花费也就是这个数。”市民李女士笑说,面对记者“这个费用是否有些高”的疑问,李女士反而认为“这个水平很一般。”“我周围的同事、朋友差不多都是这个数,有经济条件好的一个月花一两千都很正常。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也愿意给孩子买衣服打扮他们,我很多亲戚朋友一年花在孩子衣服上的钱跟自己买衣服相差无几,有的比自己花钱还多呢。” 对此,福寿街浅色草童装店店主王晓菲向记者表示,近些年人们的生活观念有了巨大的提高,父母们在童装的支出上比前些年更大方、更成熟。“现在的父母特别是70、80后们,根本不像以前没衣服穿了才去买,而是和商场一样,把童装店也列为了必逛的地方之一。很多妈妈们都想把孩子们打扮得与众不同,与成人服装一样,不喜欢千篇一律,也很讲究搭配与个性化。”王晓菲说,比起价格,父母们更在意款式和品牌。“尤其是品牌,像阿迪达斯、耐克等名牌,一双儿童鞋就要五、六百元,与成人鞋子不相上下,但很多家长都很舍得花钱购买。” 入潍童装品牌达上百个 童装价格分为三个梯队 童装市场是中国服装市场的最后一块蛋糕,这种观点由来已久,而童装市场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也引得各方服装企业相继涌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潍坊市场童装品牌多达上百个,既有阿迪达斯、耐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也有李宁、安踏、特步、博士蛙、巴拉巴拉、巴布豆、派克兰帝、玛米玛卡、红黄蓝、今童王、淘帝、小猪班纳、朋库一代、天线宝宝、三点水、1001夜、铅笔俱乐部、摩登小姐、爱制造等国内品牌;既有商场专柜,也有商业街旗舰店和专业童装店。 “潍坊的童装市场与国内其他市场发展基本一致,在品牌数量方面丝毫不逊色。”已经做了十多年童装品牌代理生意的郭女士向记者介绍,现在潍坊的所有商场都设立了专门的童装区,面积至少都在1000平米以上,有些商场甚至拿出一层楼的面积做儿童中心,将涉及儿童的商品汇聚起来,方便家长选择,而这些儿童中心内,又以童装最重要。 “品牌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郭女士介绍,目前潍坊的童装价格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在商场,一件衣服最基础的价格大概在180元-350元之间;第二梯队在专业儿童店,一件衣服最基础的价格大概在80-150元之间;第三梯队在商品城和普通市场,一件衣服最基础的价格大概在25元—50元之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第二梯队最受欢迎,因为这一梯队销售的大都是品牌,而且质量有保证。预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童装品牌进入潍坊,童装品牌化就跟成人服装一样,是迟早的事情。” 形成三大“童装聚集区” 质量、服务是竞争关键 潍坊的童装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很多经营者也瞅准了这个机会纷纷入市,到目前潍坊除了商场和商品城之外,另外,形成了三大“童装聚集区”,分别是文化路至虞河路的福寿街一段、行政街、和平路胜利街,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三大区域至少聚集了潍坊70%的童装交易量和品牌量。“俗话说,重行重市买卖好做,这几个地方都是自发形成的聚集区,也说明了潍坊人对童装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以后这些地方的店面还会继续增加。”郭女士说。 而与成人服装类似,童装在最近两年销售价格也是节节攀高,行政街一家童装店店主告诉记者,去年一双普通的儿童凉鞋售价大概为60元/双,今年已经涨到80元/双,“无论是鞋子还是衣服都涨了,至少涨了20%吧。”这位店主表示。 不断增加的店面数量、走高的销售价格给童装经营者们带来了非常直接的竞争压力。浅色草童装店店主王晓菲就坦言“今年明显感到压力了,店铺和品牌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王晓菲同时也表示,随着童装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也日渐趋于理性化。“由于童装的特殊性,消费者对童装质量要求分外严格,而且对童装店的售后服务也提出了要求。”王晓菲说,做童装与其他行业一样,只有把好质量关,将顾客口碑放在第一位,才是长久的竞争之道。 本刊记者 薛静 文/图 “少儿理财”: 三种方式可按需选择 “财商”教育应循序渐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零用钱也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好的引导对孩子一生的理财都会产生影响。对孩子来说,从小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将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学会理财,不仅仅是如何用钱的问题,更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那么,应该如何利用现有常见的少儿理财方式,一方面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另一方面为孩子未来的生活、教育积累起一笔财富,保障孩子未来的生活? 六一节前,《财富周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对“少儿理财”进行了一次全面解读。 ●银行储蓄 对于大多数潍坊的父母来说,银行储蓄是他们为子女理财的首选。记者了解到,针对儿童理财,银行也有好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1、定期存款 从孩子出生到上学、步入社会、结婚生子等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选择定期存款成为保证这些“成长金”安全最常用的理财方式。有的家庭以孩子名义开设银行账户,根据孩子的年龄、家庭财务状况、求学计划等因素,制定理财方案,分阶段存入银行。 之所以不少父母为孩子理财时选择定期存款,因为这样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的消费欲望,防止“乱花钱”。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其流动性弱,只有存单到期才可支取。 同时,与当前持续高企的CPI相比,定期存款收益就稍显逊色,甚至会出现存款收益率跑不赢CPI的情况,但定期存款仍是最为安全、稳健的儿童理财选择。 2、借记卡 少儿理财是银行正在开挖的一个新业务领域,不少银行都针对儿童开发了一些理财产品,很多银行还推出了专门针对少年儿童借记卡,为孩子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定期让他看到自己账户里的金额, 从小培养孩子的存钱意识和能力。同时,此种借记卡还可以教孩子从小利用金融理财产品,灵活运用资金,学会“钱生钱”。记者了解到,目前多家银行都针对这一市场推出了类似的相关品种,比如交通银行太平洋儿童借记卡、民生银行的小鬼当家卡等。 不过,理财专家并不建议父母过早的对孩子进行投资方面的培训。“儿童的理财教育要按照年龄循序渐进的开展。”浦发银行的理财经理朱洪刚建议说,首先要进行儿童的财商培训,告诉孩子钱是怎么来的,钱能干什么,让他们知道家里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父母的辛勤工作换来的。“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钱去买最有用的东西。经过这些培训以后,才能进行投资方面的教育。”朱洪刚说。 3、教育储蓄 记者了解到,潍坊很多银行专门为学生开设了教育储蓄的业务。在校小学四年级(含四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教育专项储蓄。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利息。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存入金额为50元的整倍数,可一次性存入,也可分次存入或按月存入,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总体来说,六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三年期教育储蓄适合初中以上的学生;一年期教育储蓄则适合高二以上的学生。 教育储蓄的优点是免征利息税,利率优惠,可为储户增加利息收入,存期灵活,以零存整取的方式存款,得到整存整取的利息。然而,其适用范围有限,办理过于繁琐,2万元的最高存款限额过低。 ●基金定投 “储蓄是自己制定的计划,但能够坚持连续10年、20年以上储蓄的人群占比不多,具有强制储蓄性质的基金定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朱洪刚告诉记者,六一儿童节里父母可以送给小朋友一份基金,并为孩子开立一个基金定投账户,这不仅能促使他们养成理财的理念,同时也可以在宝宝成长过程中随时获得所需要的收益,并转换为教育金,缓解家长们“孩奴”的压力。 基金定投就是每月投入固定金额购买指定开放式基金的投资方式,具有长期投资摊低成本、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定时扣款省心省力的优势。每月定期购买基金的资金一般不多,只需选择业绩良好的基金长期坚持下来,累加的本金投入和复利效应可以造就可观的财富积累。例如,年平均收益12%,每月定投500元,15年就可以获得25万元;每月定投1000元,10年就可以获得23万元。如果考虑在国外深造,则需要考虑更长的投资期限,每月定投1000元,20年就可获得将近99万元的准备金,基本足够在海外留学的费用。“基金定投长期的收益不错,具有强制储蓄的效果,是适合家庭子女教育支出这种较长期限理财目标的首选投资方式,这笔资产对于孩子的升学、创业,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定投计划可以从孩子出生便伴随他一同成长,孩子长大后更能感受到父母的一份爱心。”朱洪刚说。 基金定投的一大特色是积少成多,复利效应明显。投资人不必筹措大笔资金,在不影响家庭正常支出的情况下,每月运用生活必要支出外的闲置金钱来投资即可,既能强迫储蓄又不会造成经济上额外的负担。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轻松为小孩储备教育基金,不仅不会对现在年轻的父母造成更大的生活压力,降低生活质量,更解决了将来子女巨额学费的问题。 ●少儿保险 六一是孩子的节日,给孩子们准备什么礼物,成为大人们的头疼事。保险专家指出,可以为孩子投保一份少儿保险,既能体现爱心和责任心,让孩子有所保障,还可以给孩子灌输良好的理财观念,减轻子女未来的生活负担。 投保需优先考虑保险的保障性 对于孩子来说,及时投保少儿险有很多好处。例如,保费便宜,灌输良好观念,减轻子女未来的负担,有教育或创业基金,依据子女上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成长阶段,提供保险给付或创业、结婚基金,保险给付完全免税。记者随即采访了数位儿童家长,发现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给孩子买一份商业保险,但当记者问到购买儿童保险的首要目的时,得到的回答却各不相同。那么,在面对各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少儿保险产品时,作为家长该如何选择呢?大童保险销售服务公司的总经理白新俊建议说,购买儿童保险应优先考虑意外险、医疗险、大病险,然后再根据需要和能力选择其他条款。 “目前,少儿险主要包含意外伤害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储蓄保险和投资理财保险等几大类,但保险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家长们就投保顺序来讲,为儿童应首先选择意外和医疗保险,再考虑重疾险,如果资金充裕再考虑教育金以及理财保险。”白新俊说,儿童的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遭受意外的概率相对较高,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概率也要比成人高很多。“现在很多家长在保险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把保险的储蓄和理财功能看的比保障更加重要,却疏于购买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这将保险的功能本末倒置。”白新俊说。 合理搭配“少儿险” 做好财务规划 白新俊表示,给孩子买保险首先注意不要重复投保。“由于少儿险比成人险便宜,一些家长总想为孩子多买几份保险。但是,为防范道德风险,保监会特别规定了未成年人身故保险金最高限额(一般在5万~10万元之间),因此少儿保险的身故保障在10万元左右即可。” “要尽量购买带有保费豁免条款的教育金保险产品,这样即使在缴费期间家长发生意外或者罹患重疾而失去缴纳保费能力,保险合同依然有效,孩子上学所需的花费仍能得到保障。”白新俊建议说,为儿童投保的保险期限也不宜过长。保险期间的选择最好着眼于孩子未来5年至10年、甚至20年,期限过长没有必要。如终身寿险,只有在被保险人身故以后,才能获得保险金给付。因此,家长如果在孩子年幼时就为孩子考虑终身保障问题,显然为时过早。 白新俊说,家庭购买保险一定要量力而行。“从保险金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来看,各家保险公司给出的建议比例都是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20%,否则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建议家庭经济支柱应该优先投保,只有家长有保障,孩子才会有安全。” 本刊记者 朱永昌 文/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