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调配保畅通 ◆严明管理提素质 ◆高效便民强服务 |
奎文交警为“幸福潍坊”保驾护航 |
|
|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们既要做好市民看得见的工作,又要抓好队伍内部工作,表里如一,工作才能创一流。”近日,面对记者采访,奎文区交警大队长郄光家这样说。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奎文交警才多次被省、市评为“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确保城市中心道路安全畅通,是奎文交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科学调整机构配置,将原外勤中队进行整合,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包靠责任制,改路口管理为主为路口管理与路段巡控相结合的模式,确保辖区道路24小时不失控。推行数字化警务,为巡逻车安装GPS定位系统,对路口、路段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为科学利用安全指挥设施,奎文交警大队负责人带队,通过路口交通状况进行充分调研,调整了32处信号灯配时、23处调头口设置,在32个路口施划了车辆左转、直行待行区,在学校门前等设立彩色斑马线,有效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 为搞好专项整治,奎文交警大队连续开展了涉牌涉证、酒后驾驶等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认真排查、整改道路交通隐患,近三年查处涉牌涉证案件1.5万起,酒后(酒醉)驾驶1300多起,超员超载400多起,有效遏制了违规问题发生。为从源头加强管理,对辖区营运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以及驾驶人实施重点管理,对426辆客运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跨省的98辆客车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遇到特殊天气、路况,交警还通过博客和手机短信及时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要培育一支“铁队伍”,就需要一支“钢班子”。奎文交警大队领导班子成员严以律己,身先士卒,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将工作重点放在一线,“办公室”设在道路现场,密切了各方面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提升队伍素质,大队注重为民警“充电”,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涌现出了一批“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等典型人物。为方便民警开展工作,给每名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移动警务通、多功能装备包等,起到了监督和保护作用。在日常办案中,做到全程电子监控,实现阳光作业。在交通事故处理上,率先在全省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被授予“全省一等事故处理岗”称号。近年来,该大队接处警5万起,立案1.1万起,没发生一起信访案件,提高了执法的公信力。 奎文交警大队主动拓展服务领域,落实了26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有效密切了警民关系。大力开展“五进”活动,并利用巡逻警车和业务窗口的显示屏播放交通安全知识。聘请了300多名交通信息员、监督员、宣传员,实现了各类信息交叉覆盖。同时,做到以人为本,事故快速出接、快速理赔,推出“绿色通道”和人民调解员制度。针对市民提出的停车难问题,在辖区大型商场、医院、学校、幼儿园等车辆停放较多的场所附近和背街小巷、主干道路等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2万余个、非机动车停放区域1200多处,制作了100多个临时停车标志。积极开展大走访、民警与企业挂钩、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及送学护岗等活动,对25处学校安排了专人负责,对9处大型商场、景点、客运中心等定点定人管理,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潍坊”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