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药分开能否斩断“以药养医”利益链 ——深圳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调查 实行了近60年的“以药养医”制度,终于在深圳画上了句号。从7月1日起,深圳取消全市所有公立医院2962种医保目录药品15%至25%的加成,实现“进货价卖药”。此举旨在斩断公立医院业务收入与药品挂钩的利益链条,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药价真的降了 7月1日凌晨,深圳市人民医院计算机室格外忙碌,工程师们紧张地输入各种指令,为取消药品加成进行数据库调整。7月1日零时10分,全院处方和收费系统全面更新,该院全部医保目录中的药品由“零售价”改成“进货价”,西药最高15%的加成以及中药最高25%的加成已被取消。 7月1日零时12分,沈女士成为深圳市人民医院第一位享受“零加成”购药的市民。她因患胆囊炎到该院急诊,医生给她开了两天的静脉注射药,其中4瓶奥硝挫氯化钠注射液,单价从28.64元下降到24.9元,4瓶合计节省了近15元。 据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从1954年开始实行药品加成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率为西药最高15%,中药最高25%。 从“以药养医”到“以技养医” 深圳从7月1日起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的同时,将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分级提高诊疗服务收费标准,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据深圳卫人委介绍,深圳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平均每门诊人次提高门诊诊金12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诊查费37元。 部分公立医院在“以技养医”上迈出了改革第一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于7月1日试业,这是深港医疗领域联袂合作的首家公立医院。该医院实行全科门诊“打包收费”,收费标准为130元/人次,打包项目涵盖门诊挂号费、诊金、基本检查费、非严重伤口处理费及七天内基本药品费等。 深圳福田区中医院院长张天奉认为,取消药品加成、调高诊疗费,更能体现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并有利于医生开“精方”。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长期以来,我国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医务人员收入与“卖药”挂钩,滋生了药品从药厂到医生层层吃“回扣”等医疗腐败问题,成为群众看病贵的重要症结。 深圳市卫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公立医院的运营、发展费用很大程度上靠药品加成解决,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长期低于成本,一定程度上刺激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多用药、用高价药。 《深圳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工作方案》提出了“1+6”综合改革措施,即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建立药品流通企业与医院药房竞争机制,改进药品采购方式,查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据新华社深圳7月4日电) “药费便宜了” ——北京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见闻 “同样的药,一次就少花了几十元,药费便宜多了!”7月2日中午,在北京友谊医院门诊大厅,73岁的退休职工程克兴奋地说。程克患有糖尿病,平时开的诺和灵30R笔芯(一种胰岛素注射剂)一盒需要315.2元,但今天才花了274.1元,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从7月1日起,北京市在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挂号费、诊疗费和15%的药品加成,实行医事服务费制度。其中,取消药品加成将直接减少患者所付药品费用,并缓解“大处方”现象,惠及广大患者。而通过建立医事服务费制度,将引导患者合理分级就医,缓解专家挂号难的问题,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7月2日是实施“医药分离”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许多患者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享受到了药价降低的实惠。 记者在友谊医院门诊大厅看到“我院实行医药分开试点工作”的红色条幅,工作人员正在发放《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药分开政策及就医指南》宣传册。大厅排队等待的患者一边阅读宣传册,一边议论起来。 62岁的马进录说:“医药分开是大方向,我举双手赞成。希望改革后照顾老年人的理解力,程序不要变得太复杂,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实惠。” 从外地来北京看病的34岁的张利明说:“以前不同职级的专家挂号费都一样,所以总希望让最好的专家看病。今天,我一看知名专家的挂号费涨到100元,就打算换一位大夫,反正病也不是很重。” 记者了解到,目前友谊医院普通号、副主任医师号、主任医师号、知名专家号分别收取医事服务费42元/人次、60元/人次、80元/人次、100元/人次,医保均报销40元/人次,个人分别自费2元/人次、20元/人次、40元/人次、60元/人次;急诊号收取医事服务费62元/人次,医保报销60元/人次,个人自费2元/人次;住院收取80元/床日,按患者享受待遇比例报销。 “‘医药分开’试点意义重大,今后,医院将不再和药品之间有任何利益关系。靠自身医术而不是依靠卖药得到认可,这正是无数医生所期盼的。”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刘建说,这将使医院从依靠卖药生存发展,改变为依靠医疗服务生存发展,从利益上引导医院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现医院的公益性目标。 据友谊医院7月1日门诊情况记录,当日医保病人次均费用下降10%、药费人均减少59元。“目前试点刚刚开始一天,我希望试点3个月以后,再通过患者的反馈和有关数据来评价效果如何,也希望大家提出好的建议。”刘建说。 在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介绍,北京将从医药分开、管办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等五方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根据《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同仁医院、积水潭医院和儿童医院分不同内容开展改革试点,其中友谊医院是综合改革试点,率先试点医药分开,取得经验后,将在北京其他医院逐步推广。 (据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钱到底多了还是少了 7月1日是52岁的吴立山到友谊医院开药的日子。因前列腺增生,他每个月固定到医院泌尿科开药。像往常一样,医生给他开了4盒规格为每片74毫克、14片的“普适泰片”,总价格为158.32元。 “原先是200元左右。”吴立山记得很清楚。他说,药价降了大约40元,普通号医事服务费自掏2元,比原先挂号费3元节省了1元。也就是说他每月的医药费都能少掏40多元。 河北人王先生则表情郁闷。他爱人是在河北老家参加的医保,怀孕后在友谊医院建了档,医事服务费要自掏42元。和原先普通号3元挂号费相比,每次产检王先生都要多付39元。 【解读】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对于定期开药的慢病患者,总体的医药费用会随药费降低而普降。而医事服务费的设立提高了看专家、特别是看知名专家的成本,确实不会令所有患者看病费用都降低。医改部门表示,此举是为尊重医疗专业服务的规律,体现医生的劳务价值。 友谊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宇表示,不提倡所有病人都直接挂专家号,应让他们有更多精力“专攻”疑难杂症。 (据新华社) 就医结构或有变化 70多岁的李大爷和吴立山是一样的病,虽然也省了40元钱,但令他担忧的是,今后如果需要看知名专家,还得多拿60元。 楚女士前往呼吸内科看病,她表示,由于看专家的医事服务费贵了,以后“感冒发烧这些小毛病就不去找专家了”。 记者注意到,专家号比以前好挂了,早上8时,一些科室的专家号还有剩余,普通号相对来说更抢手。 【解读】 友谊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宇也表示,新政实施会造成整体就医结构的变化,引导更多人去挂普通号。他坦言,如果普通号源需求激增,医院或许只能让一些专家“下来”看病。 他表示,医院致力做到普通号源增加,但专家号数量不下降。原先,一位知名专家为患者看病平均时长为10至15分钟。在患者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每位专家为患者问诊的时间将会延长,有助于患者得到“物有所值”的服务质量。 (据新华社) 药价将形成“低谷” 7月1日8时15分,北京职工医保患者黄女士咽部不适前来就诊。9时10分,她在呼吸内科33诊室看上了病,出诊的刘大夫诊断她为上呼吸道感染。他给黄女士开了一盒痰咳净、一盒感冒清热颗粒,药费一共是22.24元。 黄女士表示,药价确实便宜了,但“只够吃3天的。”一些患者也提出,希望医生能够在病人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多开些药。 医改部门也预测,由于友谊医院将形成药价“低谷”,会出现更多居民前往开药的情形。 【解读】 友谊医院医务部主任吴宇表示,由于药品加成取消,医院开多少药品将和收益无关。相反地,医院还需要先采购药品,因此医院开药行为从原先的“创收”,变为现在的成本。与此同时,如果“专程”到友谊医院开药的患者大量增加,从医院开出的药品总量过大,将会造成医院成本的提高。因此,医院将控制医生大量开药的行为。 据院方规定,将加大处方点评的力度,也就是对医生开药是否合理增加分析和检查。“让医生开职业范围之内的药。” (据新华社) ■小贴士 5情况可手工报销 医事服务费 患者如果因5种特殊情况没有使用社保卡就医,可以事后到单位或街道社保所手工报销40元医事服务费: 急诊病人当时没有带社保卡;参加了医保但社保卡未发放;病人出院之后尚未完成结算;社保卡当日无法正常使用;补换社保卡期间。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