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李涛: |
文交所将入驻十笏园街区 |
|
|
□本刊记者 于哲 “十笏园文化街区建成后,我们可以和书画类博物馆、书画销售商共同合作,在区内形成集展示、展览、销售于一体的书画市场,同时通过品牌集群宣传,共同打造出属于潍坊的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 近日,记者在对我市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其与我市文化产权交易所已达成合作意向。文化街区工程完工后,全国唯一的一家地市级文化产权交易所将入驻街区,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 本刊记者对潍坊文化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李涛进行了专访。 潍坊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据李涛总经理介绍:“近年来,潍坊市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通过开发培育、包装制作、宣传提升,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产业。” “传承中创新,挖掘中发展,立足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潍坊市努力培育文化品牌。近年来,潍坊市各地普遍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宣传推广,并获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和高密茂腔4项入选,名列全省第一;2007年1月,省政府公布的157项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潍坊市有13项入选,列省内各地前茅。” 除了对传统文化的再度培育、发展,我市对于新兴文化产业制定了优厚的发展支持政策,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十笏园文化街区、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杨家埠民俗文化产业园等投资过千万元的226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064.5亿元,今年预计完成投资301.2亿元。二是抓好新兴业态发展。潍坊现有动漫企业100余家,其中,核心动漫企业21家。文交所作为文化产业与市场、金融、投资、管理等多方面结合的产业市场化管理、引导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最终与十笏园文化街区达成合作意向,不仅是看准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也是通过产业聚集优势,综合资源优势,与业界一起共同打造起潍坊的文化交易市场产业链以及产业聚集区。 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区是市场化必由之路 李涛认为,“在我市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市场化环境下的一些问题,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以及业内商业观念亟待转变,以潍坊书画市场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大大小小的画廊超过千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画廊也超过百余家,如临朐、青州等地,是全国少有的市、县级‘书画之乡’,而在潍坊书画市场每年成交金额接近60亿,这种深厚的书画沃土和市场环境下,生意做出去了,潍坊书画市场这块品牌的含金量也凸显出来,但作为城市文化硬件基础建设,却一直缺少一个书画行业的市场化产业聚集区,不仅外地来潍的业内人士,找不到一个可以全方位感受书画沃土、展览、展示及交易的产业聚集区,同时潍坊的市民也缺乏这种文化消费的载体。” 随着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建设并即将投入使用,将为我市文化产业、特别是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化提供一个很好的交易平台,这不仅与上级政策切合,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必由之路,而文化产权交易所入驻十笏园街区,不仅为区内产业配套提供了高效的市场化运用平台,同时与街区内展示、交易形成业态互补,打造并共享文化产业聚集区优势,也会为文交所自身的发展拓展出更快、更新的产业道路。 “十笏园文化街区建成后,我们可以和书画类博物馆、书画销售商共同合作,在区内形成集展示、展览、销售于一体的书画市场,同时通过品牌集群宣传,共同打造出属于潍坊的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 在谈及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时,李涛总经理说到:“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聚集区,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配套服务是目前潍坊产业地产项目里最为全面、高端的,在这种潍坊绝无仅有的产业聚集区内,以优势地理位置、区域建筑风格、商业细节设计、打造等为核心的硬件配套与业态互补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品牌打造为一体,必将成为潍坊文化产业发展市场化道路上的一明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