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追梦九龙涧
夏天的庭院
小院国槐溢清香
苍蝇之微
感 动
诗词曲三首
诗两首
我的琴弦睡了
2012年07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院国槐溢清香



  ◎冯恩昌

  在沂蒙山乡,农家有在院子里植国槐的习惯。记得住在深山的姥娘家,一座青石院的中央,生长着一棵三人搂抱不过来的古老国槐,那密匝匝的枝桠像一张大网遮住了大半个院子。这棵国槐,根部已烂上了深洞,可依然年年发新枝,吐出茂盛的墨绿色叶片,到了七八月间在那细枝末梢绽开一穗穗浓稠的花。这棵属于蝶形花样落叶乔木的国槐树,谁也不记得它的树龄多大,只知是老祖宗一代代传下来的。爷爷的爷爷临终时嘱咐:“古槐在咱家有功,谁也不能杀它。”就这样,它年复一年地活了下来。
  国槐浑身都是宝,根、叶、花、果都是药材。尤其是花蕾和槐花,都可制茶,作为养生饮品。每年槐花似开未开的时节,姥爷和姥姥就忙着采摘槐米了,未开的槐花,成蕾状时,称槐米。在微风里,不管是槐米,还是槐花,都飘溢着醉人肺腑的清香,时浓时淡,也许扑鼻而来,也许暗暗流发袭人,花味十分好闻,让人心里爽快舒适。那时姥爷身体强壮,登上树杈,举着长长的顶端绑着勾镰的竹竿,瞅着挂在碧叶缝里的花穗,一坠一坠地把它削下来,一穗穗的槐米飘落下来,姥娘把它拾进匡篓。这当儿,人在忙,那成群结队的小蜜蜂也在忙,他们唱着嘤嘤的劳动歌曲,游弋在花穗槐叶之间,扑进花心嘴脚颤动着采集花粉,一批批满载而归,又一群群匆匆飞来。它们采回花粉经酿造,就成了闻名遐迩的“槐花蜜”。他俩置身于大厅里,听着蜜蜂弹奏的仙乐,心情甜美,忘记疲劳,很快就采来一大堆槐米。每年他们都把树上的槐米采下来,晒干后储存两三麻袋,以备制作“槐米茶”用。
  制作槐米茶很简单,把它放锅里炒成黄褐色,即可饮用,香味很浓,泡上一壶能喝大半天。炒制时,加点蜂蜜或红糖,放在器具里,喝时掬一撮放进茶壶,喝着又香又甜,令人人喜欢喝。槐米茶泡过之后,呈现透明的黄色茶汤,喝后一股新鲜的香味穿透人的九曲回肠,由不得你不香醉心胸。它虽是自制的“土茶”,不载茶经,不入茶谱,价钱也不贵,但真正慢抿细品,它比西湖龙井更鲜美,比茉莉花茶更香浓,比铁观音的味道更绵厚悠长,如果经制茶艺人加工,可与许多名茶媲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槐花未开时,形状如米粒,炒过又经水煎后呈黄色,味道很鲜美。经常喝槐米茶,清热败火。姥姥、姥爷和四个舅舅,都活到八十多岁高龄,看来与他们一生喝槐米茶有着密切关联。我想,农家小院栽国槐的传统,应该发扬光大下去,让槐蕾槐花的清香永远浸润人们的生活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