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十笏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中国工艺文化城打造“五大中心”
想去十笏园开家正宗古典针灸馆
揭秘十笏园街区的东入口
2012年07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谭允熙:
想去十笏园开家正宗古典针灸馆



  对于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建设,潍坊医学院的退休教授谭允熙老先生觉得非常及时,不仅能够发展潍坊的文化事业,而且还能够挽救一大批传统文化……
  本刊记者 朱永昌
  潍坊日报《十笏园》文化产业周刊向潍坊广大文化从业者、爱好者、文化专家、文化经营者和广大读者发出了群策群力、合力共赢的倡议以后,很多热心读者纷纷来电,为十笏园文化街区建设和潍坊文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72岁的谭允熙老先生是潍坊医学院的退休教授,他看到倡议以后,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灸不仅是一种中医,而且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十笏园”项目要弘扬和发展潍坊的文化事业,传统针灸等中医保健类项目必不可少。
  谭老先生告诉记者,解放前,潍坊的针灸并不发达,很少出现技术高超的针灸名家,直到解放后他的老师葛遵尧先生来到之后才得到很大的改善。
  谭老先生介绍,葛遵尧是昌邑人,曾在东北行医30年,解放后回来潍坊之后,在东关租了个小院开始针灸行医。由于针灸水平高超,迅速成为潍坊乃至山东省著名的针灸师。
  谭老先生说,葛遵尧使用“子子午流注、灵龟和飞腾八法”等古典针法,这些针法闻名于山东省内。不过随着葛遵尧的去世,会操作并真正在坚持使用此种古典针法的人只有包括谭老先生在内的寥寥数人。目前,这些针法面临着失传危险。”谭老先生告诉记者,他也准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准备材料,等待着合适的机会。
  谭老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潍坊学针灸的人非常多,就他知道的就有不少于4家针灸学校。
  对于十笏园文化街区的建设,谭老先生觉得非常及时,不仅能够发展潍坊的文化事业,而且还能够挽救一大批传统文化。“比如针灸,如果能去十笏园开办一家正宗的古典针灸馆,不仅能够告诉市民什么才是真正的针灸,弘扬传统针灸文化,而且还可以教授徒弟,防止古典针灸失传。”
  最后,谭老先生还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大部分面临失传的文化都掌握在像我这样的老年人手里,但是我们却又无力承担过高的房租、税务等各种费用,希望政府能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