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峡山百姓“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省台办读书会暨对台交流工作会议在潍召开
我市3个集聚区被确定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我市发放军人免费乘车卡
广告创意产业园区:阔步迈入“国家级”行列
实施项目带动全力加快发展
“金牌精神”续写发展新篇章
2012年07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牌精神”续写发展新篇章
——潍坊商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演绎“三连冠”传奇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王清平

  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等23个部委联合举办的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前落下帷幕,潍坊商校选手力挫群雄,夺得9枚金牌、9枚银牌、4枚铜牌,金牌数位列中职组第一。至此,在每年一次由1500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参与的全国顶尖赛事中,潍坊商校成功演绎了“三连冠”的传奇。
  金牌金光闪闪让人艳羡,但在这巨大荣耀的背后,不知隐含着潍坊商校全体师生多少辛勤的汗水。记者深入采访发现,正是在“团队合作、拼搏向上、力争一流、成就幸福”这种“金牌精神”的引领下,潍坊商校走出了一条富有活力、特色鲜明、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职业院校发展之路。
个性化培养 让每个学生都成才
  近年来,潍坊商校党委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以评选“十大爱岗敬业好职工”、“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为载体,让先进典型“站”出来,把思想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学校发展上来。在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考核中,潍坊商校名列第一。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或养成习惯差的特点,学校不抛弃不放弃,通过加强德育工作,实施个性化培养,使他们树立信心和人生目标,并最终学有所成。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职业生涯规划中心都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及个性特征开展咨询和服务,指导每一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安排专门的“职业导师”包靠,实施学分制、阶段性分层教学和模块教学。同时,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和导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对学生进行学情会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开放式办学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根本,教师的水平代表了学校的水平。潍坊商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形成了合理的师资结构。学校安排所有教师轮流到大型企业挂职锻炼,目前已确立了20多家大型企业挂职锻炼联系点。近几年,学校派出近30名教师到美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先进经验,先后组织1000多人次到兄弟院校观摩、培训、学习。
  对于新办的前沿专业,学校把60多名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挖”到学校,长期聘用,打造出了众多的特色品牌专业;学校聘请20多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客座教授,负责专业建设指导、教师技能培养和实训课程开发的指导工作;聘任了近百名长期在企业担任过业务领导或技术骨干的专家作为合同制专业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0%,有10多名教师已经成为当地行业发展的专家和带头人。
社会化实训  筑牢学生幸福基石
没有紧密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是闭门造车。潍坊商校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之路的探索,特别自2008年12月牵头组建成立潍坊市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以来,进一步加快了校企合作的步伐。
  一是筑巢引凤,在校内建设校企共用的实训基地。与潍坊田润物流合作,共同投资60万元,建成潍坊最大的物流信息交流中心;加拿大CIBT投入200万元增建第二汽修实训室,并建成全市第一个全球远程视频教室;与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60个座席的客服呼叫中心;与鑫汇集团合作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高档美容美发中心。二是借鸡下蛋,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目前,学校与潍坊中百集团、世纪泰华、潍柴动力、海尔集团等50多个知名企业合作,建立起了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每年接受实习学生1000余人。三是合作共赢,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订单,学校先后开设了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形象设计与化妆、公交驾驶维修、烹饪与餐饮管理、现代物流等专业,为十多家企业培养了近千名学生。
  创新发展永无止境,金牌精神永不褪色。潍坊商校在新的征程上将一如既往、乘势而上、敢于争先,谱写职业教育发展新篇章,为推动“四个潍坊”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