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深造 以老带新 企业联谊 政府扶植 |
诸城创业型城市催生“新生代”企业家 |
|
|
本报讯 (记者周兴亮 通讯员郭沛盛 李芳 宋瑞东)近年来,诸城市着力于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以创业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此基础上,诸城着重在培养、催生“新生代”企业家上下功夫,采取高校深造、以老带新、企业联谊以及政府扶植等多种方式,加快“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壮大的步伐。 高层次“请进来”,高门槛“送出去”。“到一流大学、请一流专家、办一流班次、出一流成果”这是诸城市培养“新生代”企业家一直秉承的原则。近年来,诸城市着力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训,大力实施“基业长青工程”,与国内20余所知名高校、1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培训基地,不断提高“新生代”企业家们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自去年以来已先后组织100多名“新生代”企业家进修深造。 “2+1”或“多+1”结对帮扶制。针对“新生代”企业家实践经验不丰富、阅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诸城市组建由优秀企业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金融、法律等专业人士参与的创业导师团,与“新生代”企业家结对创业,采取“2+1”或“多+1”的结对模式,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方式,加速“新生代”企业家成长壮大。目前,已有500多名创业导师与270多名“新生代”企业家结成创业帮扶队伍。 协会联谊,竞合式共赢发展。诸城市在培育“新生代”企业家时,牢固树立合作共赢、抱团发展的理念,力图实现企业同行之间由“冤家”变为“亲家”,在竞争协作中发展壮大。充分发挥青年企业家协会以及汽车、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开展国家产业政策研讨分析,市场前沿信息、科技成果交流共享等主题实践活动,加深彼此了解,增进相互友谊。目前,在汽车、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行业内已有90余名“新生代”企业家相互结成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技术交流、贷款担保、市场分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战略竞合的“共赢之路”。 政府扶植,干部包靠式培养。诸城市致力于从政治上、政策上着手搭建“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快车道。采取市级领导干部包靠的方式,每人包靠1至5名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代”企业家,通过电话交流、走访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他们的发展需求,助推他们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有34名市级领导干部与160余名“新生代”企业家进行联系包靠,今年以来先后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270多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