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进行发言交流
紧抓田间管理
我市持续创新写就农业产业化新篇章
上半年全市GDP突破2000亿元
全市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年度工作会召开
荷电膜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潍成立
市国税局组织对全市重点税源企业交叉稽查
2012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持续创新写就农业产业化新篇章
□“育繁推一体化”成功运行 □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外引内联农超对接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 李杨)盛夏时节,鸢都大地,玉米拔节,果菜飘香,农业龙头企业一派繁忙。伴随农业技术的推陈出新,“潍坊牌”放心食品正大步走向市场,远销海外。目前,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优质农产品品牌达1604个。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城郊农业、都市农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市各地正放大特色,品牌带动、创新发展,以绿色生态为底色的现代高效农业在鸢都大地正日益显现。我市用持续创新,续写着农业产业化新篇章。
  农作物要丰收,改良品种最关键。为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我市狠抓良种培育繁殖和推广,实施种业品牌工程,提升我市现代农业种苗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种苗大市、种苗强市。在种苗推广中,我市突出抓好农作物、畜牧、林果、渔业、花卉等产业,建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潍县青萝卜、临朐黑山羊、安丘草莓等特色种植资源保护和繁育基地,建起了烟草、玉米、小麦等种苗繁育示范基地,有30多个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旱涝和虫害能力强的特点。目前,我市瓜菜“育繁推一体化”已经成功运行,良种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而且畅销国内外,使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农业良种繁育基地,逐步成为国际“食品谷”。
  在种植养殖创新方面,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培育壮大技术力量,成功探索了首席专家技术负责制、技术指导员包户负责制、绩效评价制等制度,完善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等农技推广机制,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田间地头,市县镇农技人员面对面指导,积极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达到80%以上;在养殖大户和专业村设立了农技推广站,设立“兽医服务110”;目前,全市800多个重点养殖区,实现了饲料、兽药到村头,兽医服务到棚口,产品收到村。大型肉蛋类加工企业纷纷来我市设立基地,提供全程指导,让村民进园打工。诸城、昌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强化了质量控制,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我市还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培训,先后培训科技带头户16000多个,已有25万农民获绿色证书、3万多农民获得技术员以上职称,涌现出大批“瓜果菜王”、“花卉状元”、“鸡头鸭头猪头”等农村实用人才。
  通过组建合作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带动群众抱团闯市场,提高了合作社的市场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降低了市场和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多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财政等部门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制度,合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前指导,免费培训、帮扶项目;工商部门提供申请、受理、审批一站式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模式创新、贷款担保贴息、示范社奖励、市场开拓服务等,从而建立起了一大批组织机构健全、财务管理规范、服务能力强、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声誉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合作社数量达到7124家,涉及蔬菜、果品、养殖、农机、苗木花卉、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加工等领域。近日,高密惠荣菌菇合作社、安丘舜和养猪合作社、临朐相亮山楂合作社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   
  提高农产品质量,基地是根本。我市推行了区域化种植,通过土地流转,让土地实现了规模有序经营,连片开发,提高了土地利用和产出率,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据统计,目前全市通过土地流转,建起农产品基地200多个。在种植管理中,我市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完善提高“三化三带动”战略,以出口蔬菜为突破口,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形成了组织领导、科学指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等完整体系,明确了质量标准、控制管理、检测控制等重点,筑牢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检测三道防线。  
  对农药实行严格管控,设立专门农药交易市场。对农药的生产、购进、销售、使用全程监控,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实现闭环式追溯,一旦发现乱用、乱放、乱卖农药行为,严肃处理;在养殖方面,对饲料及添加剂进行严格控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市畜牧、食品、药监等部门联合执法,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管控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安全,通过建设出口农产品种植标准化基地、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地认证等,提升了质量管理标准,形成了从“土壤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我市参与起草的《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上升为国家标准。
  为让农产品增产增收,我市在市场开拓上进行创新,积极抓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国内市场方面,建起了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年销售额可达240多亿元,跨入“全国十大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行列;安丘姜蒜批发市场成为江北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昌乐西瓜批发市场、昌邑苗木市场、青州花卉市场等,也成为农产品展示、交易的平台。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会展经济优势,通过举办风筝会、鲁台会、蔬菜博览会、花卉博览会、苗木博览会等,既扩大了农产品交易,又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大力发展产品直销,市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产品成为北京、上海、济南等大中城市直供产品,进入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成为供港供澳蔬菜;同时,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通过内引外联,让产品顺利进入沃尔玛、鲁商集团、上海华联、济南银座等大型超市。在外销方面,我市积极巩固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与地区的产品市场,千方百计突破贸易壁垒,赢得了“世界的菜篮子”、“全球人的厨房”等美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