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亭
中国体育是世界体坛江湖中的郭靖,很笨很执著,缺点那么多又不善于变通,在这个灵动的江湖中茕茕孑立。你嫌弃他又爱他,但爱他终究胜过嫌他,这是作为中国人永恒的情愫。 在中国的强大里面,体育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中国体育的强大里面,奥运会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每一个有自豪感和凝聚力的民族,都绝不会把奥运会当成儿戏。每一枚金牌的争夺,都牵动着每一个参与者国家和民众的心,这是民族情感最朴素又最原生态的东西,和东西方无关,和国家制度无关。 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是迅速崛起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完美展示,有些人说,北京奥运会已经证明了自己,伦敦无需再用金牌来证明了,这种说法即便有它存在的土壤,我想绝大多数人也不会完全赞同。拥有这种看法的人是在尝试对中国体育过度追求奥运金牌传统的一种反思,很像是子弹射出后对枪支产生的后坐力,是对金牌过度化追求的一种抵消。但这不应等同于完全轻视伦敦奥运会金牌的价值。高度竞争性是奥运乃至所有体育赛事的自身逻辑:金牌为技高一筹者设立,胜负在刹那间决出,稍有放松就会功亏一篑。 夺金是人类竞争精神的高度具象化,中国没有理由停下奥运夺金的步伐,就像中国没有理由停下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一样。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要比西方国家短得多,中国的金牌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的体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体育制度不够合理,就以此来完全否定奥运会金牌,轻视奥运精神。 中国代表团这次派出了300多名运动员,这是“瘦身版”的中国北京奥运代表团,但这是中国体育更理性的一种姿态,比起4年前的虚胖,瘦瘦身可以更健康,步伐更坚实。中国体育着实没有必要为大而全所拖累,有些项目就是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在民间没有基础,只垒一个塔尖是滑稽的。 中美之间的较量仍然是这届奥运会的主轴,这很有意思,中美竞争贯穿于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会引发人们复杂的联想,体育也不例外。我们要承认美国的体育比我们强,但是它的强不是没有短板,强弱不是不可以转化,我们中国要有这个自信。美国未尝不以此来审视中国,我们是比他们差了一个身位的追赶者,他们希望我们中途掉队,最好瘫倒在地,中国不能短了这口气。 中国在伦敦强敌环伺,这是一场江湖的华山论剑。郭靖这个笨笨的家伙,好就好在够执著,所以才能笑到最后。如今,中国体育的一套强龙十八掌已经练得炉火纯青,每一招都至刚至猛,且让我们看看能否胜得了铁砂掌,赢得了蛤蟆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