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城建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单身养父供出硕士女
“八一”赞歌
我市专项检查公路在用汽车衡
高密“手机问政”平台解民忧
寿光治理垃圾“抛冒滴漏”
2012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单身养父供出硕士女
本报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曲红梅 宋健



  这是只有养父养女两个人的特殊家庭。60岁的养父,背驼了,腰弯了,脖颈转不动了,深深的皱纹一道道刻在脸上,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然而就是他,用自己瘦弱的双肩扛起这个家,供养女儿一步步从幼儿园读到硕士研究生。
  他就是青州市弥河镇壮汉庙村村民霰春义,24岁的女儿霰天菊在山东建筑大学读研究生。
“一个人活着不如两个人活着有劲儿”
  1975年,霰春义就受了伤。那时候他20多岁,躺着翻不动身,走路只能迈小步,上台阶都难。一查,是类风湿关节炎,骨头都变形了。后来虽然治得差不多,但腰板再也恢复不了以前的样子了,讨个媳妇成家自然就是件很难的事情。
  母亲在世的时候,就想给儿子霰春义抱养个孩子,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直到母亲去世,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1988年,父亲托人把现在的养女霰天菊抱了回来。
  “父亲就是担心他走后撇下我自个儿没法过。他总是说‘一个人活着不如两个人活着有劲儿’。还真是这样。这些年,多亏这个孩子在我身边,我才有奔头啊!”
  有了女儿,霰春义的生活充实起来。女儿小时,霰春义的父亲健在,还给帮忙照看着;父亲去世后,照顾孩子的活儿就全落在了霰春义一个人身上,女儿会走路了,他走到哪就领着女儿到哪儿。慢慢地,女儿上了幼儿园,霰春义就开始干建筑打小工,他拖着残疾的身体用赚来的微薄收入给孩子交学费,购置爷俩的吃穿用品。
  “我挣得少,俺爷俩就少花。这孩子也懂事儿,从来不和人家攀比,不要钱买东西。现在这么大了也一样,值钱的东西从来不买。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点点懂事,我心里就挺恣儿。”说起这些,霰春义一脸的满足。
“那一年,差点儿过不去年了”
  “俺爷俩就这样一年年地过。虽然苦,但总能将就。我就想着1992年那一年,差点儿过不去年了,比生产队时都困难。”
  霰春义说,那一年,女儿4岁,父亲卧病在床,自己无法出外打工,过年时一点儿年货都没办。妹妹给送来了2斤肉,先给父亲炒了两次吃了,过年时就用剩下的一点儿包了水饺。年难过,年年过。惟独这个年,让霰春义过得刻骨铭心。以后的日子虽然很清贫很艰难,但霰春义相信只要自己能干活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况且孩子长大了,帮自己干的活儿也越来越多。
  在霰天菊七八岁时,过秋过麦就能帮着父亲干活了。过秋,霰春义把玉米掰回家,她就负责着扒皮;过麦,她帮着用镰刀割麦子。因为麦地都位于半山坡的小地块里,所以联合收割机排不上用场,到现在都得用镰割。有一件事情让霰春义一直很感动:在女儿12岁那年,他进城打工,因为要赶工期,只能等到工程活全干完了才能回家。可当他赶到家时,地里的麦子都收得差不多了,竟然全是这个12岁的孩子干的。
  “现在条件好多了,真是一年比一年好。孩子上高中时,一年花5000元,我每天才挣20元;现在孩子上大学,每年花一万多元,但是我每天能挣百儿八十块。这孩子也争气,四年大学下来,挣了一万块奖学金;读研究生就更好了,孩子靠做家教、给人代课勤工俭学,加上学校发的生活费,每个月能有七八百块钱的收入,就够她自己花的了,基本花不到家里的钱了。”女儿的一切,都让霰春义很自豪。
“考研,盖房,做梦都没想到”
  由于盖不起房,二十多年来,霰春义和女儿一直住在两间朝东的土房子里;前几年,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霰春义终于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今年,他把房子进行了简单的装修。这实在让霰春义想都不敢想。“那时候就想,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俺爷俩就一块儿打工挣钱,兴许就能把北屋盖起来。可后来孩子考上高中了,一想盖房肯定就没指望了。”
  令霰春义更没有想到的是,孩子在学习上从不用人操心。这孩子从小学习就自觉,上初中时,家里有一个小电视,她从来不看;其他孩子在街上玩耍,她都是躲在阴暗的屋子里学习。就这样,从不望女成凤的霰春义却供着女儿读到了研究生。
  眼看女儿有了出息的霰春义,对盖房的念想也就越来越淡了。然而,喜从天降。去年,青州市开展以“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干群联动”为主要内容的“三联工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村里把霰春义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报了上去,市残联、市民政等各级各部门了解到霰春义困难后,立即着手帮助解决这一难题。
  霰春义从抽屉里取出“三联工程”干部联户公示卡拿给记者看,他眼里充满了泪花:“多亏了党和政府啊!这房子盖时,乡亲们都很支持,有出钱的,有出料的,有出工的,要不是大家帮忙,我根本就办不到!”
  住上了新房,孩子明年研究生毕业,霰春义自己应该享享清福了,可已过惯穷日子的霰春义却不这样想。“女儿去年就跟我说‘等我毕了业你就别再干活了’,我跟孩子说,毕业以后哪里好你就去哪里,不用管我。我只要病不倒,只要能干活,我就要干活养活自己。”
  父爱如山。记者相信,作为养父的霰春义对女儿的爱比任何一座山都沉稳,都有分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