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笏园文化街区中心广场: |
复建戏楼 再现“南溪垂钓” |
|
|
|
十笏广场透视效果图 |
|

|
|
本刊记者 薛静 根据《山东省潍坊市十笏园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十笏广场位于关帝庙巷子和胡家牌坊街构成的“十字”轴线中心点上,也是整个十笏园文化街区的中心。 由于十笏园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是中国古典园林典范,因此将这一广场定名为“十笏广场”,以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效应。在规划上,十笏广场是整个街区的聚散中心,也是游人的必经之地,因此在空间上采用了大开敞设计,视界开阔。广场内北面朝向关侯庙、孔相祠的“庙台”,可供各种大型民俗活动表演祭祀之用;南面为一座大型戏楼,建筑参考了老潍县时期的戏楼格局,通过细部装饰、色彩运用等方式,最大效果地再现了当年老潍县城中戏文表演的盛景。 融合老潍县八景之一 “南溪垂钓”与仓颉神话故事 在景观规划上,十笏广场也是整个街区景观构架中的骨干部分。十笏广场位于轴线中段,以戏楼为背景,两端连廊和笏板造型,划开了开放的广场空间,使其空间细腻丰富,极具节奏感。同时,十笏广场还有着街区最大的综合水系景观,分东西四个部分,并在中间设计了“南溪垂钓”、“金石文化碑”、“寿光文祖仓颉故事展示”等景观小品。 其中“南溪垂钓”为老潍县八景之一。南溪即渭水。据康熙《潍县志》载:“溪在东南五十里,昔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垂钓于此,其溪亦名渭水,有钓台旧迹犹存,双趺宛然(盘膝而坐两脚踝之印清晰可见)。而《潍县乡土志》说,渭水溪源出曹村社之石埠山下金龙口,东流经吕望社之三岔河庄、车留庄,又东至夹河套庄入潍水,约行三十里。 这条溪流并不大,却因姜太公躲避商纣王的暴政曾居于此地而得名为“渭水”,所在的社区亦名曰吕望社,附近有太公堂,还有太公的钓鱼台,钓台上至今还有当年磨下的脚印为证。元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张起岩曾赋诗有云:“垂柳阴阴蘸碧溪,溪边钓叟坐苔矶;是非拨置綸竿外,闲看沙头白鹭飞。”诗中第一句写了这里的景色,另三句写的是太公在此钓鱼时的悠然神态。静坐垂钓,把尘世的纷争和现实的是非,都拨置于钓竿之外,潇洒地边钓鱼边欣赏柳丝垂拂碧溪,白鹭时起时落的美景,将人文掌故与自然景色融为了一体。 十笏广场的南溪垂钓景观位于东部水系中,与周边茂盛的绿植相映成趣。 寿光“文祖仓颉”故事展示则记录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仓颉,传说他受黄帝之命,创造象形文字,历来被人们尊为“文字始祖”,也是中国汉文字的创造者。 十笏广场也是地下商城的主入口 除了景观之外,十笏广场由于位置因素,也是整个地下商城的主要出入口,中心地下商城的中心采光主要通过地面装有部分水体的透光玻璃水池解决。由中心到地面十笏广场的出入口有较为开场的自动扶梯上下,形成地面地下有机融合,力求带动整个地下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