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传亮 “前几天清理疏通的排水沟发挥了作用,房前屋后都没有形成积水,村里也没有树木倒伏,没有墙体坍塌。”见到昌乐县红河镇高泉村“第一书记”徐文涛时,他刚刚检查完村里情况回来,高高挽起的裤腿已经湿了,两脚上满是泥。 “这个村共有246户、940口人,党员46名。有土地1762亩,以传统种植花生、小麦为主,经济条件一般。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尽管是4月份才从县委办公室选派来,时间短,但徐文涛对村里的情况早已耳熟能详。“在基层工作,不摸准村里的情况是不行的。刚来这里时,到村民家走访,大家看到我拎着包、拿着本子和笔,都觉得很别扭,不大愿意和我说话。后来我就空着手去,跟他们扯闲话、唠家常,渐渐地让大家了解了我,现在他们有什么想法和困难都愿意跟我说。” “徐书记经常来俺家坐坐。俺们有什么事,心里有什么想法,都愿意跟他拉拉。前几天,他还给俺们一家一户发了张‘民情联系卡’。说只要俺们有事,一打电话,他准来……”听说我们采访徐文涛,村民王田文拉着记者的手说个不停,“俺村的王玉新,要去城里办事。俺们这些人常年不去城里,到了那里也分不清东西南北。小徐书记知道后,二话没说,开着车拉着他,一上午就把事办好了。” 王田文一边说,一边领着我们来到村里的一条街上,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人群说:“这条水泥路是徐书记帮我们争取钱修的。以前一下雨,老少爷们儿根本不敢出来,怕被街上的泥粘住回不了家了。”王田文说的是村里的那条主街,由于是土路,村民出行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徐文涛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经过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协调争取,在镇上的支持下,村内1600米的道路将全部硬化。目前,道路硬化已开始,8月底即可完工。 “徐书记到俺们村里后,不仅壮大了村委班子的力量,带来了活力,而且年轻人脑子活,出路子、跑资源,一刻也不停歇。人家不在城里享福,到这里来帮着俺村发展。我们这些人觉着不好好干,就对不起人家小徐同志。”村支书王信江说,自徐文涛到村里任职以来,就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和村“两委”一班人联手,搞村庄绿化管护、搞村容村貌整治、宣传乡村卫生“三托管”……“你们出去转转看看,现在我们村路面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路边绿树成荫,房前屋后鲜花盛开。与以前比,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