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质子”火箭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失败原因或为动力装置提前关闭 俄暂停所有“质子”火箭发射任务 |
|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7日电 (记者贺颖骏)俄罗斯联邦航天署7日宣布,6日携带两颗通信卫星上天的“质子-M”运载火箭在入轨过程中发生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俄罗斯今年首次航天发射失败,也是近两年来俄罗斯发生的第七起航天事故。 俄“质子-M”火箭于6日晚携带俄罗斯的“特快列车-MD2”卫星和印度尼西亚的“电信-3”卫星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按计划,两颗卫星应于莫斯科时间7日8时30分至9时15分(北京时间7日12时30分至13时15分)进入预定轨道。 俄航天署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根据初步判断,入轨失败的原因是本应工作18分5秒的“微风-M”轨道加速器的动力装置仅运转7秒便提前关闭,导致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俄航天署表示,在查明原因之前,所有预定的“质子”火箭发射任务都将暂停。 “微风-M”轨道加速器由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研究和生产中心研制,2001年4月首次使用在“质子-M”火箭上。它最多可以进行8次点火,在太空飞行不少于24小时,帮助卫星进入低、中、高和地球同步轨道。使用这种设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运载火箭的有效负载重量。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7日电 (记者贺颖骏)俄罗斯联邦航天署7日说,当天早晨入轨失败、目前处在应急过渡轨道的两颗卫星已失去控制,未来将成为太空垃圾。 俄新社引用俄航天署发言人的话说:“根据现有的初步信息,两颗卫星已经失去控制,尽管地面跟踪设备可以观察到它们。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已无法进一步修正卫星的运行轨道,它们将成为对其他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的太空垃圾。” 同时,俄飞行控制中心说,未入轨的卫星目前处于近地点266.7公里、远地点5020公里的轨道上,不会对国际空间站构成威胁。空间站暂时没有进行规避操作的打算。 俄“质子-M”火箭6日晚携带俄“特快列车-MD2”通信卫星和印度尼西亚“电信-3”通信卫星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随后动力装置出现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近两年来俄罗斯航天事故频发,2011年11月9日,载有中国“萤火一号”卫星的俄“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升空后,因探测器主发动机无法点火,导致近地轨道变轨失败。12月23日,俄军方发射的“联盟-2.1B”火箭第三级出现故障,导致所搭载的“子午线”通信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