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艺术家赵无极的感情世界
生活不能一味追求有用
生活中的奥运精神
临朐籍画家李宽撰写的《中国画的光色交响》出版发行
我市书法家张其亮刘晓晴获奖
我市在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评选中再创佳绩
2012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安忆“三个嘱咐”引热议:
生活不能一味追求有用



  “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是生活的本质。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它将你们纳入主流价值体系,这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
  这段话出自作家王安忆今年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题目为《教育的意义》,该文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后,旋即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相关微博已经被转发一万五千余次,数千人参与讨论。
  引发热烈讨论的是她三个“浅显的嘱咐”。概括来看,分别是“无用之用”“过程之美”“竞争之失”,都是王安忆对生活的哲学性思考。她认为生活中一味追求有用,舍弃无用,会让生活质地单一而坚硬。而一味追求效率,缩短或忽视过程会影响我们对自己存在价值的判断。她劝学生不要急于加入竞争,不要因为一个阶段的胜负而限制了视野。因这三个嘱咐和生活中的主流社会价值的差异,遂引发大家的争执和讨论。
  媒体人洪晃在微博表示赞同有人为中国的价值观念中输入一些MBA以外的理论。但也有网友表示,如果不参与竞争,便无法在社会立足,这些言论究竟有些“学院气”。有网友表示,从一个文学人的角度来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对的。但以一个社会人来说,不竞争是不现实的。               于丽丽
■同行解读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
  对于王安忆这篇致辞,我有自己的解读。很多人觉得她的言论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在现实中并不可行。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无论社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每个人有他可以选择的底线。很多时候,可以妥协,却不能投降。她发言的对象,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很多学生在学校念书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善恶,知道底线,走向社会,却被一些功利的社会价值绑架,忘乎所以。如果一味追求效率,很多时候,是“不做”胜过“做”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