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加快“幸福潍坊”建设,不断增加人民福祉,努力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 民心顺则民力聚,民心聚则和谐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也是凝聚合力加快发展的基石。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广大市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凝聚起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让人民群众更满意、更幸福,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努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实现民生改善的新突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快“幸福潍坊”建设。实现民生改善的新跨越,实现社会和谐、创造幸福生活,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继续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新期待,把人民幸福作为最高目标,着力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方便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完善的保障、满意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满足感、对环境的舒适感、对社会的公平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满足、安居乐业、社会公平、人文关怀的幸福城市。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深化改革。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结构性、体制性弊端,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才能为保障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强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加强科技创新及其他领域的创新,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面对复杂严峻的新形势,我们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为全市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注入强大活力,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强保障。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只要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实施惠民工程,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一定能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