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双王城,寿北原野的美丽“升级”
我省拨款1480万元用于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国家林业局领导来潍调研
首届中国潍坊滨海全国海钓邀请赛举行
总部军区军事设施保护执法检查组来潍
市领导巡视司法考试潍坊考区
宝都“绿韵”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
2012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都“绿韵”
——昌乐建设生态之城的有效探索



  在宝都昌乐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洋溢着绿色的喜悦,镇村绿化、荒山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绿化场景,让人激情振奋。今年以来,昌乐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彰显生态文明,“生态昌乐”之举,使宝都“绿韵”飞扬。
保护绿色环境的铿锵宣言
  昌乐坚持“保护环境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力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该县大力实施“大绿化”行动,着力推进城区绿化、镇村与企业绿化、荒山绿化、水系绿化、道路绿化“五大绿化工程”,去年以来,全县完成造林5.5万亩,植树1385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3%。为了保护绿化成果,昌乐坚定不移地执行项目审批制度,对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先后辞退了3个单体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大力推进节能改造,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GDP绿色增长。在镇村,昌乐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镇村环境,目前,全县98%的村(社区)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4个镇全部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打造绿色经济的有力践行
  昌乐把转变发展方式、培植生态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着力点来抓,使县域经济实现了高质高效高速发展。通过推进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造纸包装、食品及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英轩实业、阳光纸业、潍焦集团等骨干企业改造提升,使昌乐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县有94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13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2家。
  同时,昌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潍焦模式”的园区“大循环”和“英轩模式”的企业“小循环”,拉长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农业发展上,昌乐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全县已有庵上湖、宝石沟等20处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乐港食品、亚太中慧、乔新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3家,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23万亩,全县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264个。
构建绿色文明的永续行动
  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昌乐从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强力推进落实等方面入手,确保实效。全县各级各部门把生态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真正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有成效。各镇(街、区)对生态建设实行属地管理,认真履行辖区生态建设职责,坚决杜绝生态环保事故的发生。昌乐还把生态建设各项目标纳入重点督查范围,严格考核机制,加大问责问效力度,发生重大问题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本报通讯员 邓有峰 高伟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