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适合的教育”创造不凡的业绩
我市开展“风筝都环保世纪行”活动
全省平原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现场会议在潍召开
“智造之城”花满蹊
市政协十二届三次常委会议召开
关注老人精神健康
精简行政审批 提升服务效能
2012年10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造之城”花满蹊
——高新区创新创业工作探秘



  □特约记者 王国栋
  通讯员 沈振江  

  金秋之际,漫步高新区,一朵朵“科技花”、“创新花”分外耀眼:在将“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的殊荣收入囊中的同时,成为全国唯一的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城市,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一座“智造之城”、科技新城正在中心城区茁壮成长。
“智慧之树”园里栽
  刘刚博士来高新区不到一年时间,研发的“抗菌肽”项目就实现了产业化,现在年产值近2亿元。“这里有完善的创新研发平台,研发、测试、检验、生产等设备应有尽有。”刘博士高兴地说。他说的园区就是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个园区总投资近50亿元,拥有国际一流标准的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专业孵化平台、中试平台体系和企业研发中心集群,可满足100家高成长型企业发展需求。目前,高新区正以生物园为依托,打造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在高新区,诸如光电园、汽车园、软件园这样的高科技园区令人目不暇接,其科技含量之高、孵化力度之大让人叹为观止。在这些“智造摇篮”的呵护下,投资33亿元建设的金融广场和环渤海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投资20多亿元建设的国家半导体器件质量监督检验(潍坊)中心、IBM智慧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国际软件标准实验室等10大创新平台如一棵棵“智慧之树”拔地而起,撑起了该区“63513”全省示范工程的坚强脊梁。
“1300”引才来
  潍坊第一个博士后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张春娟,现在最津津乐道的是高新区实施的“1300引才工程”。这项工程由高新区管委会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创新基金,每年引进100名高端人才,新增100万元博士创业补贴,出资100万元奖励博士创新成果,这极大激发了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为了让人才安心创业,高新区还精心打造了高端人才沙龙、博士俱乐部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让大家在家庭式交流中建立了真挚感情,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下、聚得快。目前,在高新区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有16名,全区有博士、硕士、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5000多名。2011年,高新区的人才工作考评成绩居全省国家高新区第一位。
“智造新葩”香满园
  在高新区这座“智造之城”里,各类高科技“智造新葩”百花竞放香满园。  
  8AT自动变速器、高硅光刻胶、蓝光外延炉就是被人们啧啧称赞的“高新三宝”。
  由盛瑞传动自主开发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驱8挡自动变速器(8AT)荣获第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并已投产下线,将极大推动我省乃至我国汽车制造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而由旅美博士孙逊运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和5项专利的高硅光刻胶刚刚生产下线,便引得世界各地厂商纷至沓来。投资3000万美元的56片蓝光外延炉生产基地项目也正在快速建设中,项目投产后,将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供应壁垒。
  2008年以来,高新区专利授权数年均增长60%以上;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4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6家、居全省国家高新区第3位;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2家,居全省国家高新区首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