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凤
最近读到两则关于诚信的感人文章:49年前,温州的林国梭因给儿子林继排治病欠了医院18元钱;49年后,儿子林继排攒下3万元,父子俩亲手把这笔欠款“连本带利”还到医院。在台风中痛失三子的吴乃宜老人,虽已年过八旬,却坚持替子偿还80多万元债务。他们的行为既诠释了诚实守信的真谛,也促使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与反省。 诚实守信是人的首要品格,一个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就如同树木被砍断了根。正因为诚信对个人如此重要,许多人才把诚实守信作为执着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正因为此,古往今来,无数先人圣贤留下了众多关于诚信的嘉言警句,也涌现了如孟信不卖病牛等关于诚信无欺的佳话美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诚实守信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也被众人一如既往地践行着。然而,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追名逐利不惜学术学历作假,有的人为了赚取昧心钱不惜在事关他人生命健康的食品药品中掺杂使假,有的人为了仕途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种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或许暂时获得了一些眼前利益,却丢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终为世人所不齿。 我们常说,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讲诚信不仅事关个人切身利益,更是一种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试想,如果人人能像李嘉诚那样做事先做人,做人必诚信,社会上就会少一些“健美猪”、“染色馒头”,人们也就不会处于“易粪相食”的尴尬境地,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少一些“大头娃娃”的悲剧。 社会和谐、生活幸福是每个公民的热切期盼,而要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生活,不仅需要政府力量的主导,更需要你我的自我完善。面对社会上众多的失信行为、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不能一味地不满抱怨,而要从自己做起,像“诚信老爹”那样把信守诺言作为一生的执着追求,像“油条哥”那样把诚实无欺付诸日常生活的行动。这样,我们的社会何愁不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