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       ■研究部署在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审议通过《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
外交部:日本必须承认钓鱼岛争议
我国取消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
成都44条公交线路实行免费
北约任命新的最高军事长官
青岛港主航道具备通行30万吨超级油轮能力
聂海涛:爱国就是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
2012年10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聂海涛:爱国就是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



  新华社记者 江毅  
  “作为国防科研工作者,爱国就是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纸,我们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实践‘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十八大代表、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聂海涛,身上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如果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我们研发的装备拉上去却顶不住,那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
  参加工作26年以来,正是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不断鞭策聂海涛在国防科研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32岁就成为同行中最年轻的自然科学研究员,并被推荐为国家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专家组责任专家,歼10飞机、枭龙飞机都留下了他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会有安宁的发展环境。”聂海涛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从一名普通的设计员成长为研究所独当一面的科研领军人物,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他热爱的事业中。在聂海涛和他的团队不断努力下,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从研制起步到成功,在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国家863计划某重大项目中,面对横跨两大技术领域、没有范例可循的难关,聂海涛勇担重任,与项目团队一起创新探索高技术快速研发管理新模式,吸纳全国9个部门、100多家专业机构的力量,瞄准国际技术发展最前沿进行技术攻关,很快取得开创性的技术突破。项目最终取得圆满成功,为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个个项目取得成功,聂海涛所在的团队也由当初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这支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岁,年轻人比例大于三分之二。为了在团队中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聂海涛大力推行技术民主,倡导广开言路,鼓励年轻同志对新技术、新领域的探索要“大胆设想、敢于创新,不要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同时还经常组织开展适度的竞争性活动以促进技术创新。
  “我依然记得歼10飞机首飞时,我在机场激动得流下眼泪,那是中国两代航空人梦想的结晶。”聂海涛说,“中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这些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