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传亮 通讯员 徐金红 傅汝强 记者日前在北汽福田诸城汽车厂采访,公共事务总监助理籍英华告诉我们,北汽福田诸城厂区秉承“致力人文科技、驱动现代生活”的宗旨,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推动扩张提升,带动诸城汽车产业加速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目前,北汽福田在诸城的商用车产量已达到全球第一,产值300多亿元。在福田汽车的强力带动下,发展起恒信基、义和车桥、通力车轮、三工轮胎等一大批骨干配套企业,规模以上企业160多家,产业产值达到600多亿元。 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这个市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催生出“北汽福田”、“诸城外贸”、“新郎·希努尔”、“得利斯”、“惠发食品”等知名品牌。据介绍,为加快工业高端提升,诸城深入实施“3113”产业发展计划和骨干企业二次创业工程,加快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形成新的工业经济支柱产业。该市加大对骨干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引导实施战略经营,增强产业带动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1—8月份,该市67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4.9亿元、利税1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0.6%。 采访中,记者看到,位于诸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冠泓数控装备生产车间,一批崭新的高档数控机床设备已经下线;首批进入昌城镇半岛钢材物流产业园的泰润200万吨钢材物流项目正在紧张施工;由昊宝服饰、德利源纺织等企业共同建设的高端服装产业园已渐具雏形……为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提升产业档次,结束以往“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分散生产状态,诸城提出了同类产业向园区聚集的思路。退城进园,腾出了发展空间,诸城企业得以大踏步向前。为让发展质量在科学转调中实现新提高,诸城制订实施了“三区一带多点”的蓝色经济发展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高端安全食品示范区等12个重点园区建设提升,初步构建起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为核心层、镇街产业园区为紧密层、社区特色园区为协作层的圈层发展新格局,园区经济总量占比超过90%。该市实施40个“四新一海”产业支撑项目,努力推进三次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目前,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9.3:60.9:29.8。 诸城市还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创新成果转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据诸城市科技局副局长脱炳春介绍,“禽类产品与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等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美晨科技、天旭太阳能等5家企业建成省级创新(试点)型企业。目前,该市的潍坊市级以上研发中心、产学研联合企业分别发展到90家和319家,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以上品牌增至15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6.2%;万元GDP能耗降至0.58吨标准煤以下。诸城连续四届被表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