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人口·计生
 
标题导航
安排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中乌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我国海军今日在东海组织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六十七名日本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
外交部:日方应认真思考怎样与邻国和睦相处
孟广彬:小鞋摊演绎大舞台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达7.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6%
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9.8%
筑就新平台 成就“金蓝领”
2012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就新平台 成就“金蓝领”



  □本报记者 付生 

  新形势下,我市把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目前全市拥有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15.2万人,涌现出了王钦峰等众多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了经济社会建设新篇章。
制定全方位发展规划
  全国劳模、豪迈机械的山东省首席技师王钦峰,从一个初级工成长为工人技师,这得益于我市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战略决策部署。
  在2002年,我市制定下发了《潍坊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2004年把高技能人才纳入了人才建设的总体规划,2005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0年印发了《潍坊市中长期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我市一系列打造高技能人才的“组合拳”也频频展开:
  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市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及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等十多项措施;先后投入40多亿元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和技能培训。
  在全省率先建立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制度;政府出资实施“金蓝领”等各类技能项目培训;把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对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市直部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增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一把手”抓技能人才意识。
  营造尊崇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积极推荐优秀技能人才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劳动模范评选等。近五年先后有15人被评为全国和省级劳模、69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各级评选的优秀技能人才享受政府津贴,定期组织休假和健康查体,市级领导定期走访慰问,真正让技能人才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生活上受关心。
建设多渠道培养体系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模具钳工王世杰,2000年完成了R锻模具的试制任务和无缝隙冲模的制造,之后又完成了系列技术革新改造,先后荣膺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省首席技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他说:“自己的成才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培养。”
  我市高度注重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把企业在职培训作为快速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全市企业年培训在职职工10万人次,形成了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成长通道。
  “金蓝领”项目就是其中的典范。“金蓝领”项目是通过政府出资免费培训,为企业培养青年技师、高级技师的一项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自2004年实施以来,我市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层次,扩大培训工种和范围,进行了钳工、电工、中式烹调、造纸工、纯碱生产工、家政服务、商业服务等十几个工种的培训,先后为企业免费培养急需青年技师、高级技师5000多名。
  诸如,“潍柴”的王世杰、张华南,“海化”的杨爱军,“福田雷沃”的秦德成,“晨鸣纸业”的王凤檀,“豪迈科技”的王钦峰,“电力公司”的刘承禄、张永华,“帛方纺织”的冯爱梅,“景芝酒业”的韩晓明,服务行业的韩秀满……“金蓝领”可谓人才济济,群星璀璨。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按照“高端引领,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市不断提高技工院校办学层次、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技工教育体系,每年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10000多人。为社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技能人才。
  国家电网公司高级生产技能专家刘承禄,就是本地技工学校培养造就的人才。他早年毕业于潍坊电校,一直从事继电保护工作,曾对进口设备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多次参加编写大专院校教材和设备保护规程;他写的《降低SCX型断路器操作箱故障率》QC成果,被评为国家优秀QC成果。

  “成为首席技师后,我每月多拿600元钱,还享受甲级医疗保健、免费体检等待遇。”孚日集团毛巾一公司的女工仲菊凭借自己的技能获得了潍坊市首席技师称号,在企业建设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
  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首席技师和优秀农村技能人才选拔工作,出台了《潍坊市技师评审试行办法》,真正使那些一线优秀技能劳动者加入到高技能人才队伍中来。每年通过评审方式产生技师、高级技师1000人以上。目前已累计选拔首席技师202人、有突出贡献技师240人,67人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
  为推动全市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市还积极组织发动各行各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打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使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如今,我市每年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30多场次,参赛选手达10万人以上。先后有400多名选手分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和技师职业资格,40人被评为潍坊市技术能手。
  我市还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技能人才评价更加科学规范;职业资格证书成为评价劳动者技能水平的有效凭证。
  全市新职业鉴定发证已从几年前的每年几百人达到每年近万人;编订的专项能力鉴定标准,有7个被批准为国家标准,位居全省第一。
  为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快速成长起来,我市还组织全市2万多名技师以上技能人才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利用自身技能和经验优势,带动培养了大批一线技术骨干。
  全国劳动模范、新郎希努尔集团的罗颖,利用自身技能优势,带动培养了一大批新的技术能手,打造出了“罗颖生产线”,有力助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高技能人才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支撑。”“尊重技能人才、重视技能人才、尊崇技能人才。”这些已不再是口号,而是全社会的共识,响彻鸢都大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