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为加快“四个潍坊”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立足长远 解放思想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努力建设山川秀美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人民幸福现代化青州
认清形势 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经洽会期间将举办“两区”中小企业融资推介会
真情献藏区 真爱铸医魂
壮大产业集群加速转型升级
“东海协作—2012”军地海上联合维权演习举行
2012年10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情献藏区 真爱铸医魂
——记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新才



  一位身处内地三甲医院的医生,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投身到潍坊对口援藏的艰苦工作中。在雪域高原,他以优良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当地藏族干部群众的称赞。
  他,就是潍坊市第四批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原副主任、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张新才。
毅然赴藏
  2010年5月,当得知要选拔医生援藏的消息后,身为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医生的张新才,主动报名接受组织挑选,成为我市援藏干部的一员。
  然而,准备援藏的张新才却面临众多实际困难。他爱人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十分辛劳,家中年过七旬、体弱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但最终,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下,带着领导的嘱托与同事们的祝愿,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张新才毅然踏上了为期一年半的援藏征程。
  到达南木林县当天,张新才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缺氧反应,血氧饱和度只有85%,感觉头重脚轻,同时伴有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面对艰苦的条件,他没有退缩,用他的话说:“援藏是组织的重托,想想潍坊各级领导和组织的关心支持,想想家人的默默奉献,眼前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到达南木林县的第二天,高原反应还没有消失,张新才就急匆匆地到县卫生服务中心报到,投入到忙碌的医疗工作中去。
医者仁心
  南木林县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是该县最大的医疗机构,但各方面条件与内地医院相比差距很大: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底子薄、技术水平不是很高,各项制度也不够健全;总共40几张病床,只有一台心电图机,生化检查只能查肝功、肾功,确定治疗方案只能凭经验……
  张新才看在眼中、急在心里,与院领导沟通研究,帮助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医护人员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请假制度等。针对药械缺乏的现状,在潍坊市卫生局、市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帮助卫生服务中心购进10余种急需的药物和医疗仪器。结合所学专业特长,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讲座,讲授基础心电图知识和常见疾病诊治方法,以疑难危重病人为案例展开讨论。还多次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芒热、普当、拉布普、甲措等多个乡镇卫生院了解情况,通过小讲课、基本操作示范等形式,培养了一支留得下的“医疗队”。 
情系藏区
  2010年9月的一天中午,张新才正在吃饭,突然来了一个阵发性室上速的藏族老人,他扔下饭碗迅速赶到医院,患者心衰症状非常明显,情况危急。他立即采取心脏同步直流电复律,经过紧张的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当患者家属表示感谢的时候,他说:“汉藏同胞本就是一家人,医治亲人不需要感谢呀!”
  援藏过程中,像这样感人的事例还有许多。2010年11月1日,南木林县县长巴桑多吉突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心衰,他第一时间对病情进行准确诊断,迅速组织人员抢救,病情略微稳定后,连夜送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后的巴桑多吉县长,眼含泪水紧紧拥抱着张新才,用藏族人最高的礼仪,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在做好援藏医疗工作的同时,张新才还积极参与县里其它急难险重任务。2010年8月25日,由于连续降雨,湘河水位暴涨,在县委书记秦维强带领下,张新才跟其他援藏干部一起毅然跳进冰冷的河水,整整一天时间,冒雨搬运沙石抗洪抢险,直到险情排除。他还帮助联系市人民医院结对援助一名南木林县医院困难职工,个人结对帮扶了两名藏族小学生。
  完成援藏任务回到潍坊后,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和热情淳朴的藏族同胞、南木林医院的患者和同事,始终令他魂牵梦绕。他说:“我到西藏支援的是医疗技术,奉献的是对藏族群众的真爱,收获的是历经磨练的坚强意志和今生难忘的援藏情谊”。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邹丰强 韩晓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