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鸿雁”唐真亚: |
按时送达每封信 渔民念叨党的情 |
|
|
□新华社记者 凌军辉 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广阔水面上,唐真亚13年来一桨一桨划出了18万多公里长的“水上邮路”,给渔民送去60多万份报刊信件,被大家亲切称为“大湖鸿雁”。作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邮政支局副局长、党的十八大代表唐真亚说:“每次按时送达邮件,渔民的一声‘谢谢’,让我感觉胸前的党徽更鲜红、更闪亮。” 17日下午,记者跟随48岁的老投递员唐真亚踏上了这条“水上邮路”。出发前,老唐熟练地把邮件包裹分类,并用塑料纸层层包好,“湖上无风二尺浪,时来天晴时来雨,不把邮件包好,水打湿了咋办!”老子山镇三面环水,全镇1.6万居民中有7000多人散居在湖荡滩涂,过着养殖、捕鱼的水上生活。唐真亚是镇里唯一的投递员。洪泽湖边长大的他,带着渔民特有的质朴,认真对待每一次投递。当地邮政部门的统计显示,13年来,唐真亚投递的报刊、信件分别达62万份和2.2万份,差错率为零。 给渔民的每封信,事关一个投递员的“信”字,老唐看得很重。2003年8月,一封落款为“长山村杜中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他犯了愁:问了全村的渔民,都说查无此人。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考生住在一个叫“剪草沟”的芦苇丛里。当时正处于汛期,风大浪急,唐真亚的小船顷刻间被掀翻。他弃船游水爬上滩岸,把塑料纸包裹的录取通知书完好无损地送到考生手里。看到几乎虚脱的老唐,考生家长又感激又后怕,“是你命重要还是通知书重要啊?”老唐嘿嘿一笑,返身又去找他的小木船。 2006年,老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采访期间,不管是工作还是休息,他总是穿一身墨绿色的邮政制服,胸前别一个鲜红的党徽。“我希望老百姓监督我的工作,看看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