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安丘让群众乐享“文化大餐”
我市获第五届省花卉博览会两项大奖
社区图片展 喜迎十八大
全市党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我市调度工业经济运行和节能减排工作
我市召开司法文化建设座谈会
高密多措规范网络商品交易
阅览室成农民“知识粮仓”
按时送达每封信 渔民念叨党的情
2012年10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湖鸿雁”唐真亚:
按时送达每封信 渔民念叨党的情



  □新华社记者 凌军辉 
  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广阔水面上,唐真亚13年来一桨一桨划出了18万多公里长的“水上邮路”,给渔民送去60多万份报刊信件,被大家亲切称为“大湖鸿雁”。作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老子山镇邮政支局副局长、党的十八大代表唐真亚说:“每次按时送达邮件,渔民的一声‘谢谢’,让我感觉胸前的党徽更鲜红、更闪亮。”
  17日下午,记者跟随48岁的老投递员唐真亚踏上了这条“水上邮路”。出发前,老唐熟练地把邮件包裹分类,并用塑料纸层层包好,“湖上无风二尺浪,时来天晴时来雨,不把邮件包好,水打湿了咋办!”老子山镇三面环水,全镇1.6万居民中有7000多人散居在湖荡滩涂,过着养殖、捕鱼的水上生活。唐真亚是镇里唯一的投递员。洪泽湖边长大的他,带着渔民特有的质朴,认真对待每一次投递。当地邮政部门的统计显示,13年来,唐真亚投递的报刊、信件分别达62万份和2.2万份,差错率为零。
  给渔民的每封信,事关一个投递员的“信”字,老唐看得很重。2003年8月,一封落款为“长山村杜中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他犯了愁:问了全村的渔民,都说查无此人。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考生住在一个叫“剪草沟”的芦苇丛里。当时正处于汛期,风大浪急,唐真亚的小船顷刻间被掀翻。他弃船游水爬上滩岸,把塑料纸包裹的录取通知书完好无损地送到考生手里。看到几乎虚脱的老唐,考生家长又感激又后怕,“是你命重要还是通知书重要啊?”老唐嘿嘿一笑,返身又去找他的小木船。
  2006年,老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采访期间,不管是工作还是休息,他总是穿一身墨绿色的邮政制服,胸前别一个鲜红的党徽。“我希望老百姓监督我的工作,看看我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