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特别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建设安顺城市新中心绘就科学发展新蓝图 |
潍城区北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
|
潍城区北关街道位于安顺城市新中心区域,辖31个社区,8.01万人,28.69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北关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一五五三”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为动力,以工作提升年为抓手,确立了“一四五一”的发展思路,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坚持高点定位、大片开发、加大投入,特色发展,全面提升街道科学发展水平,全街道呈现出政治安定团结、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1-8月份,全街道完成境内税收7817万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223.2万元,分别增长28%、39.5%;规模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实现13.1亿元、1.6亿元、1.1亿元,分别增长12.2%、20.5%和2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65亿元,增长56%。街道荣获“潍坊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双拥模范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优化发展布局 推动科学发展 北关街道坚持高点定位、特色发展、科学投入、跨越赶超、大力实施全域开发;全力优化布局,促进转型,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了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促进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加大全域开发力度,全力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借势“推进科学跨越发展、项目建设百日提升行动”,充分发挥奥体中心、鲁台会展中心等功能性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街道确立了“一河一中心四大片区”的总体布局:“一河”即白浪河黄金河岸,“一中心”即安顺城市新中心,“四大片区”即玄武片区、北盛片区、卧龙片区和旧城片区,实现“中心引领,板块突破,连片开发,集群发展”,全力推进40个重点项目建设,倾力将北关打造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今年以来,全街道安排重点建设项目40个,其中新建项目15个,续建项目16个,储备项目9个,规划总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总投资287亿元。31个新建续建项目中,总投资过亿元的22个;全年计划竣工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在建面积7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4.6亿元。 安顺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提升。突出抓了众河慢城、市政公司总部、市保障性住房等10个重点项目涉及781户14.5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目前,拆迁工作完成80%;加快了金碧广场、祥甲花园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的二期拆迁;做好北宫东旧小区改造一期587户的拆迁工作。抓好新建项目的开工。确定10月份为“重点项目开工月”,西羊唐宁郡二期、大成优筑、东方枫景苑等5个项目开工,到年底所有新项目共开工高层33栋,多层17栋共58万平方米;同时督促华坤集团、众河慢城等项目尽早开工。抓好续建项目完工。对庭岸风景、康馨苑等14个项目59个单体,加快建设进度,年底竣工验收。特别是对面临居民回迁的项目,加大协调力度,督促按时竣工,确保年底前西夏庄、东七、西羊、北关956户村民回迁。 白浪河黄金河岸建设项目提升。在抓好庭岸风景、阳光花园三期、军干二所在建18栋、15万平方米住宅和商务楼工程进度的同时,重点抓了偏凉子社区拆迁和绿瓦阁等项目招商工作。规划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其中偏凉子白金海岸11月份开工建设7栋居民楼、2.7万平方米,善水国际12月份开工建设5栋高层商住楼,加快潍美国际二期高档商务区项目开工建设。 “四大片区”建设项目提升。旧城片区,永润城市花园、银泰综合楼等8个项目,开工面积23.7万平方米;北宫东旧小区开发改造项目为下步实施动迁做了充分准备。北盛片区,东七祥甲花园一期12栋安置楼年底前交付使用,完成村民回迁。玄武片区,加快东夏庄、后羊、湾头三村实施迁村并点步伐,确定三村安置区域。卧龙片区,顺利推进在建面积50万平方米的北关金碧广场、刘家园金都北苑、后姚君怡佳苑等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加快了奥林星城、文苑小区等4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面积21万平方米。 推进服务业发展,全面繁荣城市经济—— 北关街道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大优势和动力,提升传统商贸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1-9月份,全街道商贸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增长34.9%,完成商贸服务业载体面积6.1万平方米,投资2.2亿元。重点抓了“一园、一轴、两中心、两品牌、四街”为载体的服务业发展。 加快推进创意产业园载体建设。配合区直有关部门做好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区的招商运营工作,11月份投入运营;总结引进山东邮政速递物流、天平汽车保险等项目经验,抓好齐润大厦、华实小区商务区、康馨苑等11个项目商务载体招商运营。同时,着力引进一批金融保险、宾馆酒店、文化产业等业态企业。 加快推进北宫西街商务楼宇总部经济长廊载体建设。以北宫西街为轴线,向两侧拓展,重点抓了冠华园、富通花园、青年城邦等8个续建新建项目商业载体建设。大成优盘、齐润大厦、康馨苑已启用,提供商业载体2万多平方米;冠华园、永润城市花园、青年城邦正进行内外装,施工总面积19.9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3.7万平方米;富通花园已开工建设,景怡嘉园正加紧办理前期手续,近期开工建设,两项目施工面积14.1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载体6.3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两中心”载体建设和运营。北关商贸中心,重点抓了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新纪元建材市场进行了内部改造,提升了市场档次和运作服务水平。体育会展经济中心,奥体中心1.8万平方米商业设施全部投入运营,引进体育经济项目16个;12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9月份投入使用,迎接了第十八届鲁台经贸洽谈会的顺利召开;在建的川渝大厦、鸢都新城超市、清平金街等商业设施面积5万平方米,正加快施工进度,年底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加快推进“两品牌”建设。工业品牌,重点培育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气电子、印刷包装“四大产业”为龙头的工业体系,发展以耶莉娅为代表的工业总部经济。特别是抓了耶莉娅集团在搞好职业装、西装等传统品牌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开发户外服新产品,并举办了青岛洽谈会,增加了订单,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潍州萝卜品牌,农业重点抓好潍州萝卜原产地保护,大力培育萝卜产业,打造知名品牌。 加快提升“四街区”建设档次。在做好清平路餐饮娱乐、和平路装饰材料、向阳路建材、卧龙西街体育用品“四街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方面,主要抓了在建的清平金街、华泰小区、文苑二期、阳光花园等项目5万平方米的商业载体建设和现有设施的招商运营,新引进了业户78家,并竣工载体面积2万平方米,提升了四街区建设档次。 加强城市建管 提升辖区形象 北关街道坚持“监管并重、完善设施、五化并举、规范施治”原则,立足管理范围网格化、管理措施制度化、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模式市场化、管理理念人性化“五化”要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 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齐鲁台湾城、卧龙街、怡园路、永安路、友爱路、玉清街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卧龙西街拆迁工作全面完成;玉清西街施工完毕,已全线贯通;永安路、怡园路共拆迁99户,3.8万平方米,近期通车。推进了怡园路、友爱路活动绿化提升。 强化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全面推行城市管理市场化,指导各小区组建业主委员会,采取自行注册、外聘等模式,实现物业管理市场化,提升了物业管理水平。街道建立了设施、队伍、制度、待遇“四落实”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结合“两城”同创,加大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的专项整治力度,组织了21次集中清理行动,共清除垃圾点78处2200立方,清理违章倾倒建筑垃圾5600余立方,彻底消除了卫生死角。对存在的违章摆摊设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流动摊点270余个,达到了市容秩序整洁,街路无占道经营,店容整洁有序的标准。 坚持“四化”并举。按照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四化”要求,在抓好市容秩序日常管理的同时,投资100余万元,对向阳路、永安路、清平路等8条主干道两侧建筑物进行高标准亮化。投资237万元对三友华锦苑等32个庭院单位和居住区的绿化增量,共栽植乔灌木17.8万株。31个社区全部实现了垃圾托管托运,24条背街小巷全部实现市场化保洁。 创新体制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 北关街道以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为突破点,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着力点,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目标,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了“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村庄”、“和谐企业”等创建活动,完成了市级标点社区创建任务。积极抓好创建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营造了“文明北关”的良好形象。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综治维稳、社区卫生、社区文化“四个中心”建设,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所有社区均达到“四个中心”建设标准,友爱南、油坊、安顺等13个社区完成了12343民生万事通进社区工作,全街道设立老年会所31处,四点半学校20处,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就业保障体系,狠抓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突出抓好农村零转移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700多人(次),实现新就业人员125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0人,为260户农村零转移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解决了就业问题。加强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为3900名“城中村”改造居民办理城镇职工类社会保险,为弱势群体解决各类困难480件,安置下岗职工430人,为510名贫困户办理了低保。 完善教育及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中心小学改建扩建工程,建设集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为一体的8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一座,总投资1630万元,明年下半年回迁。严格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了流动人口“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了辖区内市立医院、八九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度,加强社区医疗门诊建设;新农合参合率连续三年达到100%,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制度全面落实,新农保超额完成了保费征缴任务。加强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文化大院,街道文化站和社区文化大院建成率达100%,提高了居民文明程度;民兵武装、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肯定。 完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创新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坚持重心下移,构建起了“基层主体、街道主抓、联动联防”的大安全、大维稳格局。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向纵深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强化了以村居公共安全巡逻队伍为基础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创平安、保稳定、为民生”活动,建立三级包靠制度,按照“六个起来”的要求,投资100余万元,对具备条件的小区实行封闭,所有小区实现了亮化,各社区组建了465人组成的公共安全巡逻队伍,安装监控摄像头678个,维护了辖区稳定。 探索党建创新机制。北关街道结合“百日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行“三教育”、“两下”、“三制”为主要内容的“三二三”工作法,锻造一支奋发有为、敢打必胜、干事创业的街居干部队伍,以基层党建科学化保障各项工作全面落实。探索重点工程项目党建新模式。在街道所有重点项目都建立党组织,做到选配一套好班子、建好一处办公场所、完善一套党建工作制度、履行一系列工作服务承诺,深入探索工程指挥部、项目部和党支部“三位一体”党建模式,实现重点工程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水平双提升。强化考核机制。制定了《“百日提升行动”项目建设进度方案》,把各项工作推进作为工作提升年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一调度,利用现场点评、公示通报等形式,细化指标,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