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园一体 三化融合 |
——昌乐新城镇建设发展路径探析 |
|
□特约记者 邓有峰 通 讯 员 赵 娜
新形势下,乡镇如何推动建设发展?昌乐县进行了有益探索:一镇一个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良性互动。我们以红河镇为例,探析这个县新城镇建设中走出的新路径。 “在加快小城镇转型发展过程中,我们以食品产业为主线,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产业与城镇的抱团发展,走出了一条‘城园一体、三化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红河镇党委书记张志强说。 今年,昌乐县立足各镇街区产业优势,建立了蓝色经济创业园和城南电子、乔官板材、营丘机械制造、红河食品、鄌郚乐器等特色产业园区。红河镇是农业大镇,有5万亩花生、5万亩瓜菜、3万亩果园,肉鸭、生猪等年出栏量占全县的80%以上,发展食品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为此,红河镇把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加快推进食品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把城镇建设和园区发展同步规划、一体发展。在镇区,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规划了2千多亩的红河出口食品创业园。为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乐港公司投资7亿元建设PET项目,生产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从蚕沙中提取铜钠盐叶绿素,生产研发生物药品的瀚星叶绿素项目也已经投产并迅速打开市场;立足拉长花生产业链条,引进西班牙客户发展花生酱等高端产品。今年8月份,红河镇被确定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为保障食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红河镇坚持推动镇域农业现代化。把合作组织、农业园区、经营大户作为发展重点,在1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目前全镇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0家,建立标准化示范园区28个,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品资源。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该镇探索实施了“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小菜园村常年种植眉豆,但比较零散且收入不高。在党支部带动下,成立了双溪泉瓜菜专业合作社,眉豆种植面积发展到12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达亿元。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服务业提供了强大动力,吸引了更多的外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小城镇集中。为提高镇区承载能力,红河镇专门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全力打造居住、商贸、景观、文教、公共服务五大中心,先后建成5条商业街,一座商贸城,海尔、中百等商家都在此开店,县内百货连锁龙头美联超市更是将最大的店开在了红河。 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当先行。红河镇区已经实现集中供水、集中供热,还建有一处污水处理厂、两座垃圾转运站,清水河公园、幸福广场、新敬老院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更让人惊叹的是一个个风格各异、整洁有序的住宅小区:红河家园、依水苑、红河文苑、和顺社区……在一个镇区,如此集中的房地产开发在全县乃至全市尚不多见。 红河以产业拉动镇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代表了当前形势下昌乐创新推进新城镇建设的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