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企施策全力帮扶 ◆因商制宜重点培育 |
高密“挂牌”服务45家重点企业 |
|
|
本报讯 (记者孙克义 通讯员王喜进 邵明正)近日,高密市从全市6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出孚日集团、豪迈科技等45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服务,在资金信贷、品牌打造、转型升级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若干规定》,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实行“一企一策”、“一商一策”、“因企施策、因商制宜”,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审批、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解决企业用工难题,该市先后与云南、青海、甘肃、重庆、河南等省市建立了27个劳务协作基地,采取技工学校外地招生联合办学的形式,引进4000多名外地劳动力,缓解了企业用工急需。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在重点企业中组建名牌产品创建队伍,专人指导,协助策划,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对创出名牌产品的企业,先后拿出600万元进行表彰奖励,调动起企业争创品牌的积极性。截至目前,该市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7个,山东省著名商标37个。 重点企业挂牌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还激发起企业快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生产采暖散热器为主的山东邦泰散热器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亏损企业,在该市多年的支持下,目前已实现了产值过亿、利税过千万元,综合实力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第二。创建仅3年多的康地恩生物公司,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大力扶持,产品迅速实现了从单酶到多酶,再到复合酶的演变,先后申请12项专利、10项成果,碱性果胶酶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公司的销售收入连年翻番,累计达到3.6亿元。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该市各服务部门主动联系企业,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服务,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着力攻克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将45个重点服务企业作为机关效能和软环境建设的监测点,以服务企业锤炼干部作风,以良好作风促进企业发展,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1至8月份,全市6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15.72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9.55亿元、利税75.47亿元,分别增长17.2%、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