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安丘文明乡村书写幸福画卷
以文“化”人 固本强基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节
我市11家企业获批建省院士工作站
我市开展渔业安全大检查
特色林果醉金秋
转变作风需从说实话做起
我市十大服务产业发展再提速
2012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划科学布局美 ◆村容整洁环境美 ◆生活富足身心美
安丘文明乡村书写幸福画卷



  本报讯 (特约记者田杰 通讯员刘绪忠 王海瑶)路两边绿树婆娑,公园里流水潺潺,柏油路宽阔洁净,农家院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近日,记者走进“山东省美在农家活动示范村”安丘市凌河镇大路村,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美景、设施完善的文化大院、现代化的农家院落。近年来,安丘市通过镇村科学规划、城乡环卫一体化、打造百姓文化舞台,有力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
  规划科学布局美。秀丽迷人的山川,汩汩流淌的泉水,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及科学规划让“百泉之乡”——辉渠镇成为潍坊首批山东省最美乡镇和最佳休闲乡镇。近年来,安丘市邀请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对城乡统筹规划和镇村发展规划进行编制完善,在镇村产业、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统筹发展中,突出东部景芝、中部凌河、西部郚山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各镇街按工贸型、农产品加工型、生态旅游型等7个产业类型逐一细致规划,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新格局。该市规划建设了凌河拥翠园社区、景芝红旗社区、郚山南逯社区等35个新型农村社区。安丘注重提升小城镇承载力,今年对206国道安丘段进行了绿化美化;投资近亿元改造律南路、朱孔路等7段县乡公路、3座桥梁,维修了5条老柏油路,柏油路通村率达98.3%;自来水通村率达98.7%;硬化镇村道路105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46万平方米,实施村村通道路1700公里。
  村容整洁环境美。在郚山镇鲁家哨村采访时,记者看到,村里绿树掩映,路边繁花似锦,村内有保洁员随时清扫,村庄显得干净整洁。今年以来,安丘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着力打造花园式乡村,建立起垃圾处理“村集、镇运、市处理”三级运行管理体制。该市在805个村居配备了专业保洁员2394人,投资2600余万元购置环卫设备设施,设垃圾箱桶12322个,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同时,该市全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按绿化、美化、整洁要求,建设生态村501个,累计植树5950万株,建成生态林场14个,景芝、凌河、郚山、辉渠、大盛等镇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安丘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3.6%,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生活富足身心美。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景芝镇的浯河广场上便热闹起来,人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健身舞,附近的太极拳队、秧歌队、腰鼓队也先后登场,常年在镇区浯河、酒之城和明珠花园等广场健身的群众有四五百人。富裕起来的安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该市今年新建完善农村文化大院200个、农家书屋200个,建成大型文体活动广场11处,新建景芝、大盛、石埠子3处镇文化广场。柘山镇的老子文化广场被评为“省十佳农村文化广场”,凌河镇大路村等被评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该市组织发展了78支基层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