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十八大特别报道 |
第03版
特别报道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着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打造一流国家高新区 |
充满活力的潍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
|
创新实干 率先跨越 勇当区域科学发展排头兵 园区概况 潍坊高新区成立于1991年,辖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19万。2008年以来,高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转方式调结构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方针,突出“一年抓环境、二年抓产业、三年抓文化、四年抓民生、五年抓社区”主题,壮大特色新兴高端产业,加强城市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打造富强幸福和谐高新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3年翻番,在区域科学发展中领先,2011年以全市1/144土地实现1/16 GDP、1/9财政总收入和1/11地方财政收入,在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电话随访中居全市第1位。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创建国家级动力机械、光电、电声器件、半导体照明、创新药物特色产业基地;承办了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启动仪式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工程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工程,获得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全国高新区工作会议上,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科学把握大与小、快与好、总量与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持扩张外延与丰富内涵、统筹全局与把握关键、抓好当前与谋划长远、培强骨干企业与集聚中小企业相结合,着力政府、企业、院所、中介、社区联动,积极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率先跨越。 一、突出创新本质,强化核心能力。作为处于三线城市的国家高新区,针对地缘优势不足的问题,必须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靠创新拉长短板、形成优势。一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推动特色发展、率先跨越。已建成3个国家级孵化器和4个省级孵化器,在建2个新兴高端产业加速器,成立1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5个院士工作站、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2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和1个国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完善生物医药、呼叫中心、光电测试和医药中试、数字动漫、云计算等公共技术平台。二是以机制创新为保障。落实“特区特管”政策,机构设置精简高效,强化对外友好联络,着力凝聚发展合力。建成“税外无费”区,获批全省厅市会商帮扶试点单位,行政审批服务工作荣获省级服务名牌,每年行政效能提速60%以上。三是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以专利、品牌、标准为突破口,以高端人才、科技金融为支撑点,不断提高产品创新水平。“十一五”期间,实施121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获得扶持资金7亿多元,荣获59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完成82项科技成果鉴定;已有106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4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企和13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建成134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已吸引15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21名省“万人计划”人才来区创业,荣获2个省长质量奖、1个中国专利金奖。四是以管理创新为动力。引导企业垂直整合管理链,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强化科技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潍柴动力公司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歌尔声学作为本土孵化的上市公司,创造性实施大客户战略,公司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成为全国市值最大的声学公司。3V生物公司实施品牌营销策略,成长为全国诊断试剂生产龙头企业,放射免疫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肝炎类产品达到80%。 二、彰显实干特质,着力创先争优。把实干作为高新区的特质。强化“做好人、办正事、有办法、出实效”理念,求真务实、崇尚实干、勇争一流。一是以快取胜。成立了8个重点工作指挥部,组织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经济部门干部“入百企”、街道干部“进百村”,推动快干干好、赢得先机。二是服务制胜。建成高标准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网上审批平台,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实现“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着力提高服务效能。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今年累计为企业解决难题1352个,协助争取扶持资金2.5亿元,解决用工1.5万多人。三是环境优胜。坚持提升内涵与扩张外延并重,投资6.5亿元的浞河综合改造工程获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和3A级景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6%,成为全国首个白光照明全覆盖园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多功能、复合型、现代化科技新城,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品质和品牌,打造城市转型示范区。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健全网络、均衡发展”思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其中完善十五年免费教育及国际教育链条,正在推行全民免费医疗,新农合财政补助、大病救助、计生奖励、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等社会福利标准均居全市最高水平,打造幸福民生引领区。 三、强化产业核心,增创发展优势。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思路,依照“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路径,以实施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示范、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全省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示范工程为动力,着力发展“六新”产业,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0%,新装备、新光源、新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80%以上。建设“特色园区”,完善光电园、生物园、软件园,同时加快建设潍柴动力高新园、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区、半导体发光产业园、先进制造园、福田工业园等园区,已建成7个省级以上孵化器、20个省级以上产业化基地。突出“三大亮点”,大力发展电声器件、半导体照明、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诞生我国首颗高亮度红光LED,蓝牙耳机、硅微麦克风、3D眼镜市场占有率以及红光LD管芯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精灵萝卜娃》等3部原创动漫登陆央视。打造“三驾马车”,扶持潍柴兼并控股法国博杜安、意大利法拉帝、德国凯傲集团,加快奔向2000亿级;支持歌尔集团进军光电领域,规划到2015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建设总投资208亿元的福田汽车基地,到“十二五”末产值超过1100亿元;引进建设总投资过千亿的229个核心配套项目,培育现代装备制造、半导体发光、新能源汽车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高新三宝”,坚持人才+专利、资金+市场、政府+企业,以发展国际领先的8挡自动变速器、高硅光刻胶、蓝光外延炉等为主导,重点扶持100家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有40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占全国细分市场30%以上,65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或拥有知名品牌。 四、高扬率先旋律,积极示范引领。牢记使命、提升境界、率先作为。在国家高新区行列争先,已创建6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承办了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启动仪式和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在全省国家高新区当先,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工程被省政府确立为全省示范工程,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地方财政收入和人才工作考评成绩均居全省国家高新区首位。在区域科学发展中领先,2011年以全市1/144土地实现1/16 GDP、1/9财政总收入和1/11地方财政收入,在科学发展群众满意度电话随访中居全市第1位。 下步,高新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认真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密结合建设“四个潍坊”、实现“六个新跨越”、强化“四个战略支撑”和“1643”部署要求,坚持以转型促提升、以转型谋跨越,着力理念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环境转型、安全转型,加快推进产业转向集群、加工制造转向总部经济、工业经济转向科技服务、要素发展转向创新驱动,更有效地实施新兴高端产业发展“63513”全省示范工程,积极打造国家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以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区3家企业产值过500亿元,新兴高端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10亿元以上,建成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快迈向一流国家高新区,努力为建设“四个潍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园区名片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 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国家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单位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潍坊动力机械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潍坊光电特色产业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潍坊电声器件产业基地 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 国家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 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 国家级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级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 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 省级光电子产业基地 省级电声器件产业基地 省级信息服务业基地 省级光电子产业园 省级电声器件产业园 省级软件产业园 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园 省级信息服务业重点聚集区 省级新型工业化动力机械产业示范基地 省级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省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省级LED产业化示范基地 省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省级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 省级机械装备出口基地 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 省级电声器件科技企业孵化器 省级光电科技企业孵化器 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企业孵化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