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
|
本报评论员
十八大报告确立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壮丽图景,并对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重大意义,在小康蓝图的坐标中找准位置,明确使命和责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党的事业、国家的强盛、人民的福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十八大要求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决心和信心,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市要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举措,把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落实到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加快推进“四个潍坊”建设的具体工作实践中,奋力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有机联系、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新内涵。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就要紧密结合潍坊实际,坚持主题主线,加大科学投入,强化改革创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奋力在新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谱写潍坊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大部署要求,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眼破解难题、集聚资源、开拓空间、提高效率,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和各方面创新力度,争当全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排头兵,为科学发展增添强大动力和活力,更好地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只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千方百计突破发展瓶颈、破解改革难题,奋力推动科学发展、实现新的跨越,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重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