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品牌金融助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辽东湾与莱州湾拉响海冰警报
我市蔬菜市场供量足价格稳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济南海关客人来潍
省市春节拥军优属慰问团走访慰问驻潍部队
日本前首相为南京大屠杀道歉
2013年0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争位次 提能力 优服务 广融资
品牌金融助推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本报讯 (记者孙孔嘉)新年伊始,我市金融业喜报频传:到2012年,全市贷款增量居全省第三位、创历史第二高,新增贷存比居全省第三位,地方税收贡献率居各行业第二位,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第三位,县域新设银行支行数量居全省第一位,村镇银行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小额贷款公司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融资性担保公司数量、规模均居全省第二位……一项项极具说服力的数字,形象地展示出我市品牌金融的魅力,成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银行融资规模空前,支撑增长能力显著提高。金融支持经济,融资是关键。去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协调和引导吸聚作用,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先后召开了蓝黄“两区”投融资洽谈会、工商企业·银行项目政策洽谈会、金融业支持滨海发展座谈会等多个大型投融资洽谈会,成立了潍坊投资控股集团和蓝色产业基金,以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融资活动为载体,动员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投融资活动,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12年,全市新增银行信用总量2404.1亿元,比2011年多增628.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32亿元,比年初增加530亿元;各项存款新增689亿元,余额达4438亿元;新增贷存比达到77%,居全省第三位。依托我市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经济金融资源,各金融机构融入潍坊、扎根潍坊、服务潍坊的意识显著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地金融资源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机构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达11.5%,比2011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已成为全市第二大财源。
  直接融资成效显著,引导转型作用明显提升。一大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转型升级,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取得明显成效,新增上市公司两家,居全省第三位。共达电声和同大股份分别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康跃科技首发上市通过了证监会审核,歌尔声学顺利完成定向增发。4家上市公司申报材料已上报证监会,10多家企业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市企业上市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的保障。场外市场和金融要素市场蓬勃发展,10家企业在天交所潍坊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企业在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7家企业通过券商内核,准备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山东潍坊产权交易中心、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成功列入省政府审批保留的10家权益类交易场所。债券市场也呈现多渠道、多形式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25家企业通过发行城投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区域集优票据、公司债券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募集资金147.1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城乡金融资源更加均衡。去年以来,我市新引进保险机构11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1家,与北京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我市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向上级争取新设银行支行计划50处,其中县域及以下40处,为全省最多。2011年之前,股份制银行在县域共设立3家支行,2012年一年就设立了9家,县域已成为各银行新的机构增长点。鼓励和支持异地银行到潍坊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目前,已设立6家村镇银行,占全省的12.3%,数量居全省第一。新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1家,总数达到50家,营运资金达到57.8亿元,2012年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58.9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经过有效的规范整顿,全市融资型担保公司发展到56家,资产总额达到61.6亿元,担保余额达到97.4亿元,数量、规模均居全省第二。鼓励地方金融法人机构“走出去”,提高潍坊金融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目前,寿光农商行已主发起设立4家村镇银行;青州农商行主发起设立1家村镇银行,潍坊银行异地分支机构达到5处。
  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日趋完善。2012年以来,奎文、潍城、坊子、寒亭四区农联社整合组建为潍坊农村商业银行,昌乐、诸城、昌邑、高密、临朐农商行先后挂牌成立,全市农合机构银行化改革工作全部完成,农商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新的提升。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工程,实现了财政公共支付资金全纳入、涉农银行机构全参与、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形成了“金融机具村村通、银行折卡户户用、足不出村存取款、乡间地头可转账”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金融服务。
  风险防控措施得力,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对全市地方金融机构、境内上市公司和民间融资组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风险排查,及时堵塞风险漏洞,健全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出台了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制度、处置非法集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打击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办公室,重点整治担保、理财、投资、贷款代理等各类民间融资机构,促进资金加速回流实体经济。扎实开展整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2012年以来,全市共破获影响金融稳定的经济犯罪案件349起,挽回经济损失63亿元,有力维护了我市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目前,全市已有3个县(市)被评为“山东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先进县”,两个县(市)被列为省级金融创新试点县,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