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连线基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临朐葡萄种植户给干部发大奖
精品蔬菜助农增收
切实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寒亭:文化“焐热”寒冬
我市市级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工作实现较大突破
2013年01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城带乡 以乡富城 城乡共进
寒亭:文化“焐热”寒冬



  每当夜幕来临、华灯四起时,寒亭区的公园广场、乡村院落随处可见喜“文”乐“健”的人们。文化大院中的秧歌大鼓、农家书屋里的精心品读、社区广场上的交流切磋……这一切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冬日里该区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寒亭区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以构建“15分钟文化圈”为总抓手,不断加大群众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基层文化阵地、文化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五大惠民工程”建设。同时,结合实际,寒亭区还初步探索了一条“以城带乡、以乡富城、城乡共进”的文化发展模式。即:将城市文化资源引向农村,挖掘农村文化的民间活力注入城市,实现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送欢乐下基层”是寒亭区文化惠民的鲜明特色。“以前只能在城区公园广场上看到的,今儿来到了我们家门口,这是我们村自己的表演队伍……”家住寒亭区朱里街道前周村的李富美大妈兴奋地说道。在开元街道的小辛庄村,街头上同样变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穿着各类特色的表演服装,跳着欢乐的舞蹈,幸福的表情洋溢在脸上。今年寒亭区开展“以城带乡”活动以来,累计投资100余万元,共为乡村文艺队伍配备活动器材200余件,免费组织培训60余次。如今该区已有300多个村子有了自己的文艺表演队伍,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支文艺表演队伍”,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民间的文化创造活力。
  “民俗味”成为了寒亭城区广场上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城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有滋有味”,该区把基层的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充实到城市文艺队伍中,在城区的益新街体育场、蝶园广场等处处可见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表演,深受居民的好评。
  目前,寒亭区已建设成街道级综合文化站5个、社区文化广场57个、文化大院286个,各类特色文艺队伍400余支,初步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寒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闫维兵告诉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有发达的经济,又要有繁荣的文化。文化的大发展,关键在于打破城乡文化领域的二元结构,达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好‘以城带乡、以乡富城’,才能让城乡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张传亮
    通讯员段文强 李忠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