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国内·国际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展示小额贷款申请表 |
|

|
|
■本刊记者 于哲 文/图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已推出多年,但在许多地方却进展不大。而潍坊市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却通过不断创新,在短短的三年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据悉,2012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突破了3亿元,直接扶持4290人成功创业,带动2.26万人实现就业。从2010年的6856万元,到2011年的18170万元,再到2012年,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85亿元。潍坊市小额担保贷款规模真正实现了三级跳。 加活力添动力贷款总额过五亿 据我市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之初,潍坊市也将小额担保贷款列入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但无奈风险系数大,利润不高,金融机构对此积极性不高。人社、财政、金融等部门也建立了联动机制,但由于考核指标不硬不细,同时受职能划分条框约束,各部门要么雷声大雨点小,要么有劲没处使,工作一度进展缓慢。一直到2010年,贷款规模也只有区区6千万元。 从2010年开始,潍坊市创新了推进机制。将小额担保贷款作为必须完成的“民生十件实事之一”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做出庄严承诺,确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地位。同时,确立了由市政府为主导的全新推进模式,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至2011年,我市小额贷款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8170万元;2012年,完成3.85亿元。 降门槛提额度小贷政策更亲民 小额担保贷款推出之初,由于额度不大,担保条件比较苛刻,还贷没保证,受欢迎度并不高。为此,潍坊市在担保、放贷、还贷贴息等多个方面大胆创新。一是不断降低反担保门槛。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将原来要求二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反担保的条件放宽为三人以上联保,一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经营的企业法人,个体私营经济实体以及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有价证券等资产抵、质押中,任选其一作为反担保条件。 同时,还积极创新小额担保贷款的办理程序。将我市原有的小额担保贷款“采用由人社部门负责推荐、担保公司提供担保、经办银行放贷的模式”。创新为“人社部门、市妇联、团委部门均可推荐,担保形式多样,多家经办行放贷的模式”。从2010年起,则将担保资金直接存入经办银行,由银行直接受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极大地方便了创业者融资。 此外,小额贷款不断提高贷款额度。近几年,我市不断提高小额担保贷款的贷款额度,对个人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对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者申请贷款的额度放宽至8万元;对城乡妇女自主创业,带动3人以上就业的,贷款额度也放宽至8万元,对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创业者,贷款额度放宽至1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组织起来创办企业的贷款额度放宽至2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商贸型、创业型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放宽至200万元。 能量释放带动就业两万人 前些年,由于办理程序繁杂,小额担保贷款少人问津。为此,潍坊市对原有的办理程序进行了简化创新。成立了由财政、人社、担保公司、经办银行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小额担保贷款“审贷委员会”,提供一站式服务。2010年,市财政又先后筹集担保资金2000万元,直接存入经办银行,由银行直接受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进一步缩短了放贷时间。近年来,又探索建立了1+1贷款新模式,将小额担保贷款与其他商业贷款结合起来。办一套手续可获两份贷款,不但增大了融资额,还简化了程序,得到了自主创业人员的广泛好评。 有贷必还是小额担保贷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为确保贷款者实现良性经营,潍坊市进一步创新扶持服务措施。首先大力组织创业人员参加SYB和SIYB创业培训,其次确定专人对贷款者进行跟踪服务,及时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经营情况,对资信经营欠佳者,及时调整产业布局,力争创业一个,成功一个。 近年来,潍坊市正是以创新为手段,用足用活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使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了充分释放,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也成为潍坊市就业工作连创佳绩的重要支撑。据悉,2012年,我市小额担保贷款直接扶持4290人成功创业,带动2.26万人实现就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