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骆雁峰文
人的灵魂,藏在身体的最深处。对于舞者张晓楠和“菲儿”薛梅来说,他们两人将灵魂清空,之后只在里面保留一个字——舞。举手、投足,舞蹈人员的肢体是他们唯一的语言,而“楠菲”组合的表演,是给动感的拉丁添上灵魂的翅膀,舞出生命的色彩,律动出别样的美感…… 舞蹈是装满子弹的“枪” 晓楠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位舞者,真正的舞者。这种感觉,从他刚开始站立不久跟着录音机在床上蹦跳的时候就种下了。从床上到地上,从潍坊到北京,再到日本,再到从日本回来在潍坊教拉丁,27岁的张晓楠舞着舞着,走了大大的一个圈。 晓楠高中是在七中上的,但是没到毕业,他便辍学到东方大酒店康乐部做了一名服务员。那时,康乐部正好有一个培训,晓楠去了,培训地点是北京舞蹈学院。为期两个月,培训结束了,但是晓楠却不想回来了,他任性地炒了东方大酒店的鱿鱼,也终结了自己服务员的经历。他要上学,上北舞。 高中没有毕业,就要上大学,还要上牛气冲天的北舞。不光是父母亲觉得晓楠在做梦,身边的人很多也这么认为。但晓楠,硬是要做这个梦。回到家,他躺在床上,不吃饭,不喝水,一天天坚持,一圈圈瘦下去。“去吧。”近一周的坚持,换到了一张银行卡,卡内有四万五千块钱。家境不好,晓楠是知道的,他带着那张卡,也带着不熬出个样儿绝不回潍坊的豪情出去了,目的地,北京。 没有身份,晓楠在北舞旁听,但学得很认真。2001年,荷花杯CCTV舞蹈大赛中,晓楠等人排的《城市病人》舞蹈一举拿到了第二名。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来之不易的成绩,让他拥有了北舞的正式学生的身份。白天上学,晚上到后海涮盘子洗碗,这是晓楠在校的生存状态。2002年,他被北舞交换到日本的“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拉丁。 “我在日本学习了一年半的时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段时间。”晓楠说,日本老师教他解放天性,老师把那种少关心对错多关注舞者感受的状态一点一滴地挤进了他的心灵。晓楠说,在日本,他深深懂得了舞蹈不是动作,它是灵魂,是装满子弹的枪,舞蹈应该让观者“中弹”,和你一起享受舞的悲喜。“这种理念,在国内是很少听到的。”张晓楠说,他出国,不光带回一张学历,收获更多的是对舞蹈的全新理解。 拉丁是让心跟着感觉走 2003年下半年回国,晓楠在著名的英派斯健身机构做了一名艺术总监。他本来可以做得很出色,可是鬼使神差,他辞职回潍坊创立了一所拉丁舞蹈培训学校。地点在步行街,面积仅80平米,第一年招生只有10人,他艰难地坚持着。作为“海归”,他知道国内的水很深。 现在张晓楠的名片上印的是德衍环球中国区域企划总监。在世纪泰华广场六楼的办公室,他把自己的两位合作伙伴介绍给了记者。他们是张弦和“菲儿”老师薛梅。他俩和晓楠一样,都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张弦天津美院毕业后去英国的伯明翰大学,继续研修他的老本行雕塑。而薛梅曾在德国斯图加特学习过拉丁。 在培训中心,“菲儿”是薛梅的名字。她是潍坊人,生于1989年,是晓楠的舞伴,两人搭档仅几个月,但心灵共通,两人现在正全力准备亚洲公开赛。 “我的德国老师告诉我,跳舞是身体的律动,脸上的表情,要跟着心里的感觉走。”“菲儿”说,她曾和许多人交流这种感觉,懂得很少,但晓楠能够理解,所以她愿意和晓楠共事。 “很多人都觉得‘海归’都是一些娇气的人,吃不得苦,其实不是这样的。”晓楠说,“菲儿”是个典型的例子,她初中时连续三年夺得了省冠军,被保送进青岛舞蹈学院,为了争得国内仅有的四组出征德国德意志公开赛的名额,“菲儿”练习到双脚血流不止还在坚持。她终于凭自己的出色表演,去了德国,参加了大赛,而且回国之后签约了国内最著名的深圳港龙公司,三年合约结束,她选择回潍坊,加入晓楠的培训机构,也成了晓楠的舞伴儿。 舞蹈是自我的绽放 “我们觉得艺术不能太功利了,需要内心的喜爱和独特的创造。”晓楠说,这是他们共同的认识,他和“菲儿”教舞蹈都是这样。 教的是舞蹈,那应该跳出个样儿来给学生看。虽然与“菲儿”搭档仅有两个多月,但是在2012年11月25日在深圳结束的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上,晓楠与“菲儿”便拿到了中国职业组第七名的好成绩。“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是国内体育舞蹈的最高赛事,而中国职业组也是赛事当中的最高组别,拿到这个名次,我们很知足。”“菲儿”不善言辞,但是谈到这场比赛,她显出了少有的兴奋,她告诉记者,整个山东,进入职业组全国前十的,她与晓楠是唯一的一对。 排练教室,是宽阔的舞场。音乐慢慢起,灵魂悄悄蠕动,随着节奏的变更,记者再次见识 到了这对灵魂舞者在舞台上超 越自我的完美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