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要闻 |
第03版
特别关注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春节,他们为什么不回家? |
——高校寒假“留校族”的故事 |
|
春节临近,许多高校进入学期末收尾阶段,学生们即将踏上返乡过年的旅途。然而,每年的寒假高校里都有一批“留校族”。他们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留在校园里,或学习备考,或体验兼职…… 在这些“留校族”的故事里,我们或许能看到他们为实现理想做出的拼搏。 专心备考 李伟是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三的学生,家在福建宁德市。李伟告诉笔者,今年是他第一年选择在学校过年,主要是为了准备3月份的博士研究生考试。 “春节家里会有很多走亲访友和聚会,事务繁琐,担心自己静不下心。”李伟说。 寒假期间,由于图书馆和教室封闭,宿舍成为李伟筹备考试的根据地。李伟坦言,自己的目标是考上武汉大学的哲学博士,虽然在福州的亲戚家离学校并不远,但除了偶尔到亲戚家吃个饭,自己将全身心备战考博。 “母亲和爷爷还是比较支持的,我也准备考完博后再回家团聚。”李伟说,“读博的信念我很坚定,第一年没成功,即使工作了我也不会放弃。这也是我选择留校的原因。” 福州大学的张昆与李伟情况相似。来自湖南衡阳的他告诉笔者,今年寒假选择留校主要是考虑筹备一篇会议论文,希望能在春节过后不久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 “我的目标是在厦门大学读博,而读博所需的学术素养主要通过论文来体现。我很珍惜这次机会,所以铆足了劲儿争取把握住。”张昆说。 兼职打工 来自江西赣州的李书琴是福建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她表示,今年选择寒假“护校”是打算在肯德基餐厅兼职打工。 “想体会寒假兼职的感觉,为毕业后工作做准备。”李书琴说。她坦言自己其实很想回家,由于每次从学校回家的路途要花费2天左右的时间,寒暑假成为她唯一能和家人团聚的时间。 “我很享受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边看春晚,边一起‘守岁’的感觉。过年时候乡里很热闹,每家每户放烟花、放鞭炮。”李书琴说。 家里人起初坚决不同意寒假留校,李书琴说服了家里人,并表示会多通电话,让家里人放心。 除了已经计划好的寒假兼职,李书琴告诉笔者,学校届时会对留校学生进行集中寄宿管理,“到时大家都有个伴,就可以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晚。” 传递温情 笔者走访福建的部分高校了解到,每年寒假,学校都会对留校的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举行除夕夜会餐,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在福建农林大学,笔者了解到,今年寒假该校将有60名学生参加留校学生除夕夜会餐。该校学工处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留校学生中主要以考研、考公务员、寒假打工等为主,“年后有不少单位招聘,不少学生选择留校全力备战。” “福州高校安排除夕夜留校学生集体会餐已有十几年传统。”福建师范大学学工处学生管理办公室陈今园老师说,在除夕夜会餐当晚,校领导、学院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会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春佳节的到来,“学校领导已经十几年没有正点回家过年了。” 陈今园表示,除了除夕夜会餐,在大年三十下午学校还将举办留校学生慰问会。同时,留校学生每人将获得大年初一到初三的免费餐券,大年初一早上还将享受到学校食堂特别准备的福州新年传统早餐。 沈汝发 刘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