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娱乐·体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蛇年春晚你怎么看?
空白的墓志铭
2013年01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空白的墓志铭



  谭春溪

  一直以来,我对改编自文学大师名著的电影作品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原因大概是源自于我对那些大师们作品内涵的钟爱,而电影则往往流于表面故事的营构而难以挖掘到名著的精髓。但当我看完改编成音乐剧形式的《悲惨世界》时,却被其磅礴的气势和隽永的内涵深深地震撼了,能把这么一部耳熟能详的史诗作品改编成功,也足见凭《国王的演讲》而获得奥斯卡导演大奖的汤姆霍珀深厚的艺术功底了。
  众所周知,《悲惨世界》是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一部浪漫主义的史诗性作品,卷帙浩繁,波澜壮阔,涵盖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近半个世纪的生活画面,展现出了可怕的法庭,黑暗的监狱,巴黎悲惨的贫民窟以及上流社会和巴黎街垒战等细致入微的社会场景,想要将这么一部气势宏大的作品用短短的三个小时的时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深植于故事中的那些浪漫主义的激情呐喊与诗篇盘根错节,如果弃之不用,则有被删减成一个苍白的现实主义故事的可能性,而采用音乐剧的形式,只要剪裁得当,便使得二者相得益彰,汤姆霍珀完全做到了这点。
  “只要——贫困使男人潦倒、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小孩孱弱——这三个问题尚未获得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言之,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与悲惨,那么,像本书这样的作品,也许不会是没有用的吧!”雨果在《悲惨世界》序言中的精辟话语给这个作品定出了基调,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冉阿让无疑就是这种苦难的代表,他是一个普通而善良的劳动者,却因一个小的错误而一再受到社会和法律的压迫、损害和侮辱,命运坎坷,残酷的现实让他发出了猛兽般的呐喊,却冲不破笼罩在眼前的黑暗。他的经历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真实写照,而他从个人苦难上升到人类苦难并最终抵达爱之彼岸的精神历程无疑也是天下所有的劳苦大众在黑暗中挣扎与奋斗的悲怆史诗。
  如果阅读原著,你很容易迷失在雨果所构造的浪漫主义的幽深森林中,从前我看雨果的作品,也常常厌倦他似乎毫无节制的内心澎湃的激情,但我理解他内心不可遏制的浪漫主义的激情涌流,因为他的年代需要这股汹涌的激流冲毁盘踞在人们心中的那些顽固、腐朽、反动的封建残余。但这些东西对一部电影来说却是弃之可惜、用之不妥的鸡肋,而音乐剧却很好地弥补了这种内容上的缺憾,当影片的主题曲一遍遍响起时,那种人世的苦难和盘旋在苦难之上的人性之爱便如一块下山巨石撞入我的心中,让我无法抑制眼中的泪水,而这便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所给予我们的真实力量。
  雨果最初写作《悲惨世界》时,是想写出一个人从悲惨的世界回归到上帝之爱的精神历程,冉阿让在历经了教士的宽恕、芳汀与珂赛特的爱之救赎以及马吕斯等革命青年们为推翻暴政所进行的斗争后,他开始觉醒,个人的苦难逐渐上升到了众生的苦难与福祉。在电影的结尾,当他死去时没有去往天堂,而是与所有受压迫的人们站在了反抗暴政的街垒上,共同谱写一首众生争取人间欢乐的颂歌。所以,小说中的冉阿让临终时所要求的空白的墓志铭并非真的空白,那上面镌刻着的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