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诸城创新模式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全国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短途休闲美食游受热捧
带着新的希望启程
草莓棚里过大年
始终把民生扛在肩上
市民尽享春节文化大餐
2013年0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莓棚里过大年



  □本报记者 韩立新
  通讯员 田杰 王海瑶

  正月里正是拜年、走亲访友的日子。正月初四走亲戚,“中国草莓之乡”安丘市石埠子镇是必经之路。但见这里一路上草莓大棚一个挨着一个,不禁心生到草莓大棚内看看的想法。
  经过南王家庄村时,见村边地头前来收草莓的车停了十多辆,看车牌有青岛的、济南的、泰安的,也有北京、上海的。
  “师傅您是哪地方的,收草莓多少钱一斤?”记者问。“我们是青岛的,15元左右。”青岛的客商李来田答。“这么早就收呀?”“可不,初一下午我就来了。”
  我们推门进入老熟人王志杰的大棚内,鲜红的草莓在白花绿叶中很是扎眼,王志杰正忙着和妻子采摘鲜红的草莓。王志杰说:“我们是在棚里过的年,拉草莓的客户初一就有来的了,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就忙着摘草莓了。这两天温度低,晚上大棚需加盖草苫子,这不,昨晚开始飘雪到今天上午才停,又要除雪透光,大棚里的温度要始终控制在20度左右。”
  问起今年草莓行情,王志杰一边摘草莓一边说,元旦后开秤,一公斤卖40元,现在一公斤30元,一直能卖到6月,我这3亩大棚现在一天摘50斤,卖了16000元了,挣个10万元不成问题。
  从王志杰的棚里出来,正碰到王子志从棚里挎着草莓出来。王子志初一那天就卖了60斤草莓,现在一天摘四五十斤,两亩草莓收入6万元。谈起过年走亲访友,王子志说,白天除了摘草莓,还要疏花、疏果。走亲戚只能在晚上,好在附近村里家家户户大都这样,都理解,这叫过节、生产两不误。
  闻讯赶来的村支书臧全世热情地介绍说,村里的草莓在安丘市农业开发办的扶持帮助下,都是经过试管脱毒育苗、按区域化管理绿色标准生产的,用蜜蜂授粉,施豆饼、喂牛奶肥田,不打药,草莓甜度高、色泽鲜艳。全村1200亩草莓,每户平均增收4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