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找鲍翅山珍就别来这儿了,想要安安顿顿地就着酥鱼酥藕酱香菇肉片吃碗饭,和朋友回忆一下过去的儿时时光,跟父母回顾些许旧时的事迹,顺便和店主老刘聊聊粮票收藏,那么,“小胡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本刊记者 薛静 武侠小说有个定律,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小人物,比如说扫地僧、做饭婆之类的,他们经常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主角的生死或者能否快速修炼成大Boss。放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这个定律就变成“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小饭店”,尤其是隐藏在居民小区、以民居形式出现的小饭店,他们往往不起眼,但机缘巧合进去了,一吃就能让人难忘。 “小胡同”就是这样的小馆子。藏在苇湾小区的某条内街中,基本上没有门脸,眼尖的能瞅见斑驳的墙外有副对联,如果不是特意找来,很容易就被忽略在匆忙的脚步中。推门进去,墙上挂着的照片、桌子上摆的陈列以及极富年代气息的铁片菜单,使人恍惚有种时光倒流之感,《红灯记》的剧照、毛主席语录、雷锋照片、各种奖状、奖章随处可见,好像从21世纪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小馆子布置得很简单,因为空间有限,桌椅摆得满满当当,但干净有序,每个人都能顺利地找到自己的位置。铁皮菜单整整齐齐地码在墙上,正楷书写的菜名下面标着价格,旁边就是上菜窗口,白布帘后面隐约传来大厨炝锅的声音,还有一丝酱香。 很熟悉,好像回到家一样。点了菜的食客们心本来吊得有些高,忽然就落到了实处。 上菜了,都是些简单而熟悉的家常菜,没有任何花哨的噱头和点缀,家里的菜么,讲究的是味道和实在,芥末鸡,炝芹菜,酥鲅鱼,炒蒜苗,肉丸子汤,菜还没端到你面前,香气就先过来了。迫不及待地动筷子,本来朋友小聚,吃饭吃得是气氛,是感情,是交流,饭菜只是捎带着,但在这里,食客们都是食指大动,吃饭成了主要的事。 没错。吃饭。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大家对吃饭这事好似看淡了许多,好多人说起吃饭,脑袋里大都一片空白,仿佛每天吃下去的都是空气,没知没觉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觉得哪儿的饭都不如家里的饭好吃。“小胡同”的高明就在这里,油盐酱醋加新鲜食材,做法地道,味道家常。想找鲍翅山珍就别来这儿了,想要安安顿顿地就着酥鱼、酥藕、酱香菇肉片吃碗饭,和朋友回忆一下过去的儿时时光,跟父母回顾些许旧时的事迹,顺便和店主老刘聊聊粮票收藏,那么,“小胡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