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民生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艺考十一年
艺考十一年收获颇丰
大规模艺考或是最后一年
2013年03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艺考十一年
本报记者 刘明顺



  3月6日,2013年潍坊考区省外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圆满落下帷幕。记者从市招生办获悉,今年来潍报名考生共有59588人,约占全省总人数的59.1%。持续近20天的报名考试,来潍考生约245799人次,约占全省总人次数的44.7%。
  潍坊自2003年开始承办省外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考试,至今已走过11个年头。来潍艺考生人次数达到330万人次,加上陪考家长及招生高校教师,11年来在潍坊的总消费额达十几亿元。潍坊已成为业内公认的全国最大、管理最规范的艺术专业考试基地。
  从2014年起,山东省将陆续实施非美术类专业统考,音乐、舞蹈、播音主持、模特等考生将和美术考生一样,进行全省统考。预计今年将是潍坊市最后一年大范围大规模的承办省外艺术考试。
  11年的艺考已画上圆满的句号。潍坊艺考,如何缘起?11年中经历了哪些?给潍坊带来了什么?记者就此做了深入的采访和调研。
为了潍坊孩子少受累
  十几年前,艺考之风吹遍全国,各地考生纷纷在春节后顶风冒雪奔波在全国各地参加各高校的招生考试。北京、南京、上海、天津……只要有艺术类院校,就会有背着画板画夹的艺考生身影。潍坊的孩子也不例外。
  谈起设立艺考点的初衷,潍坊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冯义华告诉记者:“当时想法很简单,就为了让本地孩子少受这份苦。既然全国都有这样的需求,为什么不把这些高校都请到潍坊来?免得孩子们到处跑。所以,我们招办的人员跑到各个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去,请他们高校来潍坊设点。”当年,招生办的所有人员,每个人都分片,包靠到各个高校游说,去请人家到潍坊设立考点。
  在艺考开始之时,外地的高校大多只愿在学校等学生上门报名考试,而不喜欢到省外设点。“十年前,很多学校的招生名额并不多,他们不愿意为了几个、几十个学生奔波到外地风餐露宿地招生。那时我们一个学校都要跑三四趟,才能把这个事情敲定下来。”冯义华说。
  为了让高校来了不想走,热情周到的服务必须到位。在每年的春节前,市政府都会召开由公安、教育、交通、卫生等部门参加的调度会,将各项艺考工作安排得妥妥当当。
  每年艺考,潍坊市招生考试办公室设立报名信息组、考务组、场地保卫组、后勤组,明确各自职责。春节期间,就给每个报名摊位配备大型电子显示屏、微机、打印机、信息录入员及收款员。并在富华国际会展中心设立广播室、咨询室、饮水处、宣传栏、丢失物品认领处和咨询电话,印制涵盖报名、交通、食宿、考试等内容的友情提示,在报名时分发。同时,根据全国高校教师的生活习惯,尽量调剂午晚餐质量,及时将可口的饭菜送到报名点和考点老师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招生点设在潍坊,2006年潍坊最多的时候能承办324所学校省外艺术专业考试,成为全国最大的艺考基地。在11年的艺考中,潍坊考区凭借着优质的服务、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环境三块金字招牌,将“全国最大的艺术专业考试基地”这个城市品牌越擦越亮,用潍坊人的热情、城市的包容促进城市的发展,树立起潍坊的城市形象。而11年的时间,潍坊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从给省外院校提供服务,到现在限制在潍设点院校,最后淘汰一批家长满意度不高的院校。
  而潍坊的孩子们确实受了大益。我市是普通高考艺术类考试的生源大市,每年近万名艺考生参加考试。在潍坊举办艺考,既减轻了我市考生及家长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免去奔波之苦,增加了取得专业合格证书的机会,也增加了对高校的选择权,提高了录取比率,从而增加了潍坊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就业潍坊一家媒体单位的小李告诉记者,“2005年参加艺考,因为在自家门口,临场发挥很出色,比平常成绩高出不少,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优质服务赢多方赞誉
  11年来,每年的农历年底,教育、招生、公安、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齐上阵,确保为艺考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考试环境。
  11年来周密严格的组织管理、及时到位的服务措施,赢得了考生、家长、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进而成功地把潍坊打造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服务最优质、管理最规范的艺术专业考试基地。
  “组织周密、服务周到,管理严格、竞争公平,潍坊考区是我所参加考试的最好考区,在这里考试感觉特别省心和舒服,我给潍坊打100分!”来自江苏的考生李小亮对我市考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这位考生告诉记者,在潍坊报名过程相当有序,而且窗口很多,报名特别快。不仅如此,在报名现场,潍坊市招生部门的各项服务也非常到位,使考生在报名现场都能感受到来自异乡的温暖。
  同时,为严肃考风考纪,市招生办认真选聘和培训监考工作人员,严格考试管理,实行监考员抽签决定所监考考场制度,在考点大门口设立专职人员检查考生证件,严格核对考生身份,考点实行封闭管理,向考点派出检查人员直接参与考点管理等举措,维护了考试的严肃性,使考试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普遍好评。
  在连续11年的艺考期间,很多陪考家长对潍坊考区都有着同样的评价:有序的组织、得力的措施,让报名和考试都显得非常轻松,孩子在潍坊考试,家长最省心!
  11年来,对潍坊考区的组织工作,满意的不仅是考生和家长,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招生老师也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连续11年的艺考中,不少高校的招生老师表示,由于潍坊的招生部门对报名考试状况掌握得非常好,并对高峰期进行了及时的分流,使得整个报名非常有秩序。
11年直接拉动消费十几亿元
  在2003—2013年的11年艺考中,来潍参加考试的艺考生人次总计为330万人次,这330万人次加上陪考家长及招生高校教师11年来在潍坊的总消费额达到十几亿元。
  一个看似简单的“艺考”撬起了庞大的产业链,“艺考经济”这个新生名词也映入了大家的眼帘。
  艺考期间,大批考生从外地赶来潍坊,他们的衣食住行给潍坊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商业、娱乐、通讯等服务行业创造了大量商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介了潍坊,对拉动潍坊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作用。调查表明,通常情况下,市区大部分餐饮业经营到晚上8点左右,客人就较为稀少了;住宿业客房满员率一般在60%左右;出租车司机日均毛收入在300元左右。但在艺考期间,餐饮业大都营业到晚上10点之后,上座率近100%;住宿业客房满员率达到100%,还催生出相当数量的临时性“家庭旅馆”;出租车司机日均收入比平时翻了两番,极大地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在潍坊承办艺考期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考生和高校来潍。作为全国最大、管理最规范的艺术专业考试基地,潍坊考区在向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展示潍坊良好形象的同时,更是通过艺考这一宽阔平台“免费”给潍坊做广告。11年的艺考,进一步提升了潍坊在全国的知名度。
  如今,艺考在潍坊已经成为继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之后的一项人数参与多、时间持续长、经济社会效益高、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重要经济价值的重大活动。在促进市区经济发展、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提高潍坊知名度、推动潍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潍坊的城市整体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图:艺考生走出潍坊学院考点。               记者王立军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