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人口·计生
 
标题导航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实实在在植好树
我市开展青年企业家培训计划
驻村帮扶暖农家
市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与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工作座谈会召开
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调度风筝会风筝扎制创新工作
市委办组织女干部到帮扶村献爱心
一纸议案终结“涝洼蛋”的历史
2013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驻村帮扶暖农家



  □本报记者 孙孔嘉
 通 讯 员 王有志 王翔 
  “当初拨通便民服务联系电话,把村里的文化大院缺设备问题和包村干部说了,没寻思这么快就解决了,还帮我们购买音响设备,让我们现在生活得这么恣。”近日,高密市夏庄镇张家南直村的张文礼老人一边和大伙排练节目,一边与记者细数包村干部为他们办的一件件实事。
  为切实做实做细“包村联户”工作,高密市将印有驻村第一书记姓名和手机号码的便民服务联系卡发放到了村民手中,搭建起贴近基层,倾听群众诉求的“快捷通道”。
  柴沟镇王家大浒村以前村里道路建设不完善,村民出行多有不便,遇到雨雪天等恶劣天气,出行更成难题,村民常有抱怨。包村部门在了解实际情况后,积极协调资金物资,帮助村里整修了村内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你们看,俺村新修的路和城里的大路没什么两样,文体小广场、超市、活动室、卫生诊所也样样齐全,审计局帮扶我们村仅两年时间,俺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浒村村支书王桂明指着脚下的水泥路和路边的各种便民设施向记者“炫耀”说。
  包村干部孔军告诉记者:“包村帮扶工作人员到农户家了解情况,访贫问苦,嘘寒问暖,解决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带去致富信息,让他们在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结构上开动脑筋,多挣钱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包村帮扶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针对各村情况迅速铺开工作,用心走访调研,制定了包村整治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一方面为村里捐建捐物“输血”,改善进村道路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增强“造血”功能,为村里引进项目,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短短两年的时间,这个市各包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共帮助各村引进新项目92个,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16期,培训农民7960人次,建设蔬菜大棚56个、农业示范基地25个,转移农村劳动力2100多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