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浙江省商务厅最新发布的该省2013年一季度外贸情况通报显示,浙江省在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额738.7亿美元,同比增长5.8%,实现“开门红”。图为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王彩灵在张挂外销欧美市场的圣诞铃铛挂饰。 |
|

|
|
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外,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同时扩大行业试点,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新形势下“营改增”改革再迈重要一步,传递出哪些积极信号?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权威专家。 ■ 扩展阅读 “营改增”区域 及行业双扩容 地方主体税种待培育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将进一步扩大,既包括区域扩大也包括行业扩容。 4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自今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同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会议还决定,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 此前本报从电信行业人士处获悉,电信业“营改增”试点或于7月1日开始执行。亦有行业人士告诉记者,此次试点有助于减负影视业。 值得关注的是,如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已成下一步主攻的方向,包括为地方培育主体税种。 “营改增”还需 配套政策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营改增”已经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起到了放水养鱼、培育税源,进一步搞活地方经济、增强地方财力的作用。 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和行业进一步扩大,全国范围内受惠的地区和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不过,记者认为,“营改增”试点是否能顺利推进,取决于其是否能确保各方面利益的均衡性,因此,要确保这项试点改革取得成功,针对新情况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出台制度性配套性政策很关键。 新行业细则待出 截至发稿时,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尚未公布“营改增”扩容的具体方案。 此前纳入改革试点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来看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六大服务业板块。由此,一些明星企业已经享受到减税的优惠,比如华为、腾讯、百度等。 如今试点细分行业又扩容到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国内一家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对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推动作用的,“营改增”可能将原来相关5%的税率进一步降低。但该人士称,相对于整个影视产业的高成本,“营改增”减负几何还有待观察。 这就涉及到政策细则配套,核心是进项抵扣的问题。上述影视企业负责人称,以制片行业为例,最大成本在导演、演员等,这部分成本占到三分之一;影院的最大成本在于房租。“当然,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比如影视版权转让就可免收增值税,这是政府对文化产业的一种支持。但产业发展还都是初期,很多根本问题还需要市场去解决。” ◆改革更加积极主动—— 从地区性试点转向分行业推进 “从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看,‘营改增’改革试点路径正发生变化,由区域性试点转向分行业推进,改革更加积极主动。”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这一显著转变有助于减少区域性试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先行试点地区产生的政策‘洼地’,并降低因不同地区间政策差异导致的税收征管风险。”刘尚希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认为,“营改增”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势在必行,否则地区税制差异不利于资源在全国合理配置。此外,从去年1月1日上海率先试点,到去年底扩至12个省市,再到今年将推向全国,这一改革进程之快超出预期。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此次推向全国的试点行业中,在原有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1+6”基础上,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 此外,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 目前,我国共对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9个行业征收营业税。 “成熟一个行业推进一个行业。”刘尚希表示,按照改革部署,通过分行业逐步推进改革,最终九大行业将全部实行“营改增”,到时营业税在我国将成历史。 ◆一年减税约1200亿元—— 结构性减税助力经济转型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8月起将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后,据测算今年全部试点地区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从过去一年“营改增”改革试点成效看,减税效果突出,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企业都有明显减税效应,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背景下有利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财政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纳税人已超过100万户,12个试点省市已为试点企业直接减税超过400亿元。 刘尚希指出,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试点还将加速我国经济转型。将营业税转为增值税后,解决了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分工,优化经济结构,进而提高产业质量。 百度时代网络技术公司税务经理李剑说,对互联网企业而言,与通信有关的网络带宽投入是企业一块重要支出,将邮电通信业纳入试点后,因为邮电通信支出可以抵扣,将为企业减轻税负,更有利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之举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营改增”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要推动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研究合理调整增值税分成比例,理顺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 高培勇指出,目前营业税是我国地方政府几乎唯一的主体税收,一旦取消营业税,增值税规模将更大,由此带来的如何构建地方税体系、如何重新分配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等问题,都需要对现行财税体制进行深度改革。 刘尚希认为,“营改增”的改革绝不仅限于税收制度改革层面,对财政体制的相应调整和完善必然会产生连锁效应,会涉及到转移支付、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及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甚至涉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可谓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抓住“营改增”改革契机,加快推进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 ■ 链接 进程梳理 自2012年1月1日上海率先启动“营改增”试点以来,试点地区已扩大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宁波、安徽、福建、厦门、湖北、广东、深圳等12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 试点的行业则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后,增值税税率由两档调整为四档,增加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小规模纳税人3%),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而此前,其所适用的营业税税率分别为3%和5%。表面上看,税负增加了,但由于增值税是以销售额扣除进项等费用后的差价征税,所以企业的整体税负减轻。 今年2月1日,财政部披露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时,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的纳税人超过100万户,试点当年共实现减税超过400亿元。据测算,本次“营改增”扩大地区试点后,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相比营业税,增值税还能避免在上下游产业链上重复征税的问题,其抵扣机制将不断传递减税效应。 事实上,除了中国,目前世界上没有国家增值税与消费税并存。营业税税基有9个行业,除了上述提到的运输、服务和电信行业,还有建筑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等行业。按照改革部署,最终九大行业将全部实行“营改增”。 改革展望 一些财税领域人士均认为,“营改增”的重要意义并不限于减税,更重要的是理清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公布的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明确,深化财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其中就表示结合“营改增”进程研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 今年2月,财政部表示,以“营改增”为契机,在保持分税制财政体制框架稳定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划分及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财政体制。 我国的税收主要分为国税、地税和共享税。增值税由国税系统征收,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75%和25%);营业税属于地方税,由地税系统征收(各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等属于国税系统征收)。 目前,改革试点地区新征收的增值税部分最终都由中央全部返回给了地方,而不按比例分成。 全国两会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将研究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同时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