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春风沉醉的麦田
三河春水润青州
游春赏野花
泥 土
春风吹过田野
杨柳春烟
峻青怀乡诗两首
放风筝忆事
清风廉雨 以史为鉴
青 春
2013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风廉雨 以史为鉴
——评《德政千秋——潍坊历代廉政人物撷英》



  ◎陈文

  近日,由市纪委派驻第二纪检组编著的《德政千秋——潍坊历代廉政人物撷英》一书出版。作为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我市古代廉政文化面貌的书籍,填补了我市廉政文化研究的空白,对继承、传播、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对促进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潍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孕育形成了其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清廉历史文化。潍坊历代有识有为的官吏,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创造、实践并形成了关于廉政行为的道德规范,这些积淀深厚的传统廉政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当今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资源支持。
  《德政千秋——潍坊历代廉政人物撷英》一书从史料中精选了从远古到清朝末年潍坊历史上较为著名的清官廉吏故事百余篇、20余万字,在深入挖掘利用本地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将历史材料仔细地梳理与编排,着力提炼出有助于当代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有益因素,不仅学术性、文献性强,而且可读性强,寓教于文、寓教于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晏婴、孔融、诸葛亮、范仲淹、刘应节、赵秉忠等古代贤臣身上那种廉洁奉公的作风、崇尚节俭的美德、为民请命在所不辞的执著,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流芳百世。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与事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文化特有的吸引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感染人、引导人,净化了我们的内心灵魂,使我们在获得知识、享受艺术、陶冶情操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廉政教育。
  本书充分挖掘了潍坊古代几千年中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明君贤相的民本思想、德治思想、任贤思想、吏治思想、法治思想、勤政思想等,今天我们读来也有诸多启迪。为官治政必须有清廉的思想认识可追溯至上古之际,春秋时期,生于高密的一代名相晏婴,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廉政”概念的人。他说:“廉政可以长久”。好比“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第四》)。这些廉政思想后经历代有识之士的不断发展,内容日渐丰富。我国的廉政文化不能埋没于浩瀚的传统文化中,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有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规定”,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作风的关键,把实干作为改进作风的落脚点,把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为改进作风的根本,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德政千秋——潍坊历代廉政人物撷英》一书的出版,对我们以史为鉴,落实中央决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相信《德政千秋——潍坊历代廉政人物撷英》一书会成为传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励新时代党员干部和全社会进一步陶冶情操,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崇尚勤政廉洁的优秀教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