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红旗与龙山文化古玉。 |
|

|
|
本刊记者 朱永昌 文/图 在潍坊收藏圈里,今年43岁的王红旗年龄不算太大,但论起对于古玉的研究和鉴赏水平,特别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古玉,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 ●偶然机会认识龙山文化古玉 走进王红旗所在的潍坊古玉文化研究会,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小型玉器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不同时代、形状各异的古玉,其中还有一个展柜里全部是赝品古玉。王红旗告诉记者,设立这个赝品展柜是为了向收藏爱好者讲解如何辨别古玉的真伪,普及古玉鉴赏知识。 “2000年我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了两块白色的玉璧,我当时身上没带够钱,便回去取钱,但我回来的时候已经被卖掉了。”王红旗觉得非常遗憾,于是就四方打听,最后得知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古玉。 后来王红旗又得到了几块同种玉器,经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所做了碳14测定,结果为距今33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古玉。“自此,我便开始一门心思扑在了龙山文化玉器的收藏和研究上。”王红旗告诉记者。 ●古玉文化价值深厚 龙山文化古玉虽然距今已经3000多年,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造型各异,工艺精湛。王红旗向记者展示了几件珍贵的龙山文化古玉。其中有一套非常罕见的龙山文化晚期玉覆面,将14块古玉做成一个人面覆盖在死者面部,以祈尸体不腐、灵魂不散,也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还有一件是龙山文化时期的三鸟首玉璇玑,造型为三只飞鸟,旋转追逐,生动优美,沁色自然,包浆厚重,玉质温润,此器型为龙山文化仅有,它体现了当时东夷先民鸟图腾和鸟崇拜,也更进一步佐证了“天生玄鸟,降而生商”的商代起源说。 ●立志弘扬龙山文化古玉 “龙山古玉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考古工作中仍是个空白。我的目标就是推动考古发展,给龙山文化古玉验明正身,然后再组织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古玉展览,展示山东龙山文化。”王红旗告诉记者,在今年的省政协会议上,已经有委员提出了《弘扬龙山文化古玉,振兴山东经济》的提案,并已立案。 王红旗还有个想法,那就是建立一座“龙山文化古玉博物馆”,把自己收藏的200余件玉器捐献给国家,珍藏在博物馆中供参观者观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