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风筝会特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风筝会特刊
 
标题导航
大海东来第一山
2013年中国沂山文化节邀您参与
2013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海东来第一山
沂山,十六位帝王登封过的名山
  百丈崖瀑布--一瀑三叠
  极顶——玉皇阁



  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一座沁着远古幽香的山,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山……
  沂山,这座十六位帝王登封过的风光品质之山、历史厚重之山、文化内涵之山,既充盈着历史文明之积淀,又展示了现代文化之辉煌,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竞相媲美……
  沂山古称“海岱”、“海岳”,又有“东泰山”之称,古人尊东为上,东乃大地日出之所,万物初生之地。据记载,沂山是大海向内陆的第一座高山,为“大海东来第一山”。在中国五大岳山、五大镇山中,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之说。《辞海》曰:“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为其州之镇”,镇,为一方的主山。
美不胜收 四时四景
  作为沂蒙山主脉的沂山,冠冕沂蒙,雄踞鲁中,海拔1032米,环绕主峰玉皇顶屹立着29座不同姿态的奇峰,跨越南北50公里,纵深东西20公里,绵延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乃齐鲁大地泰沂山脉的重要部分,森林覆盖率高达98.6%,居山东省之最,有“百里林海”之称;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8.9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成为“中国最佳绿色健身旅游胜地”;树种之广、药材之多也列北方山脉之最,计有137科,480属,1000余种,且道教、佛教并存于此,素有“鲁中第一仙山”之说。
  沂山风景区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山东省风景名胜区,境内主要分为十大景区,自东向西依次是:以东镇碑林、庙宇古建筑为主的东镇庙景区;以飞瀑流泉、古亭石刻为主的百丈崖景区;以古寺佛雕、古松名树为主的法云寺景区;以极顶览胜、天然景观为主的玉皇顶景区;以古庙神刹、奇峰怪石为主的歪头崮景区。其他景区有长城湖、神龙大峡谷、弥河源、槐谷和跑马岭景区。十大景区各具特色,又互为补充,具有南险、北奇、东秀、西幽之特点。
  大美沂山,既有雄伟挺秀的山峰、银河倒挂的瀑布,又有瞬息万变的云海、峻峙如黛的霞光,幽山古寺,小桥流水,踏花蹄香,鸟鸣幽谷,一草一木一石皆源于自然,又融于自然,大与小、高与低、动与静层次整合,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风光之美自成一派风姿,四季景象变幻万千。春到沂山,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山花烂漫;夏到沂山,飞瀑流水,云雾飘渺,酷暑无影;秋到沂山,漫山碧透,山果遍野,秋高气爽;冬到沂山,银装素裹,玉琢冰雕,疑入仙境。集“泰山之雄壮,华山之险峻,黄山之秀丽,雁荡山之奇绝”于一体,荟江南江北山水之隽秀。
  沂山之美,不仅仅表现在直观、外在的自然风光秀美,更体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美。人文景观有:东镇庙、明道寺、凤阳寺、法云寺、十八盘、玉皇阁、碧霞祠、福神庙、穆陵关、齐长城遗址等著名景点61处;自然景观有:天下第一雄狮狮子崮、皇家御庙东镇庙、齐鲁第一古寺法云寺、江北第一瀑布百丈崖瀑布、极顶玉皇阁等景点80余处,享誉“天下第一雄狮”的“狮子崮”与惟妙惟肖的“歪头崮”遥遥相望,形成了双崮鼎立的独特景象;集峡谷观光和丛林穿越为一体的神龙大峡谷,曲径通幽,一路多弯,一路多瀑,随处可见飞瀑流泉、谷底深潭、高峡平湖、密林幽谷、峭峰怪岩,各种流姿纷呈争现,极尽高低、远近、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趣,各有千秋;拥有上千年树龄的古松群,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岁月的积淀,更焕发特有的灵动生气;而有着“中国北方瀑布之冠”称号的百丈崖瀑布,总落差达86米,落水击石,声如松涛,有“一瀑三叠”之奇观;登临沂山极顶玉皇顶,玉皇阁中怀古,望海亭中送目,自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又可饱览日出、云海、晚翠三大胜景,恰似身在仙境。
帝王登封 灵气所钟
  不仅大自然眷顾着神奇的沂山,使其迤逦于四逵之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亦倾慕于它,不断地为其增封着墨,题写诗章,娓娓道尽沂山千百年来备受皇家恩宠的奥秘。
  迄今为止有十六位帝王曾登封于此,其皇帝留存的御制祝文碑数量也为世界之最。在北京地坛、先农坛的供奉殿里,东镇沂山赫然位列其中,且高居显位,为五镇之首。《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于戎”。东镇文化的核心,就是贯穿于人类发展的祭祀文化,不但帝王将相纷纷而至,成千上万的朝廷大员、文人雅士、道徒信众,也以其虔诚之心恭敬于此,打造出沂山这条祭祀文化之旅。
  这座人文圣山,穿起幽深的历史脉络,承载起千年文化底蕴,成为寻古探幽、揭开尘封一角,追寻远古帝王华贵轿辇留下的车辙,感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唯我独尊帝王气场的大成之地。《史记》记载,黄帝登封沂山,大舜定沂山为重镇。西汉太初三年,汉武帝亲临沂山祭祀,始建东镇庙于玉皇顶,名“泰山祠”。隋、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帝王均登封祀典。隋开皇十四年,隋文帝设祠祭祀沂山;唐天宝十年,唐玄宗李隆基封沂山为“东安公”;元大德二年,铁穆耳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封沂山为“东镇沂山之神”;康熙五十二年,清圣祖康熙手书“灵气所钟”;乾隆二十年,清高宗乾隆书丹“大东陪岳”;周穆王沂山祭封,留下著名的“穆陵关”,成为绵延千里的齐长城之重要关口;汉武帝祭封所留“玉带溪”,流水潺潺,温润如玉;宋太祖钦建“东镇庙”丹书留芳,蔚为壮观。一代代帝王将相,就这样传颂着沂山之神的灵惠,并涤荡出光彩熠熠的沂山。
  东镇庙碑刻是东镇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广泛的“岳镇海渎”祭祀文化的重要遗存,供奉着“东镇之神”的沂山东镇庙为中国道教的神府,皇家御祭、官府祭祀、民间供奉和谒拜等活动在庙内及周边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实体文物,在中国镇山文化中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泰山岱庙。东镇庙碑林为全国三大碑林之一,碑碣数量多达360余幢,现存145幢,其中67幢代表帝王来祭祀的“御制祝文”碑,是目前中国存碑最多的庙宇之一。神秘的沂山,峻山秀水,风光秀丽绝佳,秦砖汉瓦、古刹庙宇悠悠林立,自古至今吸引着众多大家名士、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郦道元、欧阳修、苏轼、刘墉等均至此览胜,留下了大量诗章名句和碑碣铭文,还有民间典故、流传不胜枚举,其中李白的“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从云汉来”的《题百丈崖瀑布》,更成千古绝句,让人神往。
突破沂山 焕发新姿
  沂山,让人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积淀,更有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辉煌,并在今天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风姿。随着旅游业支柱作用的日益凸显,临朐意识到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决定把沂山的综合开发作为县旅游业发展的引爆点,将沂山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综合立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实现向“旅游产业经济”的转变。
  2008年,临朐倾力实施“突破沂山”发展战略,投资6.5亿元,按5A级景区标准打造精品沂山,从打造重点景区、建设基础设施入手对景区进行全方位改造,在保护好现有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前提下,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扩建了皇家御庙——东镇庙,新修了神龙大峡谷,重修了沂山极顶玉皇阁,并建成了500亩的沂山东大门综合服务区和停车场,健全了景区的服务功能,使沂山旅游的交通、住宿、餐饮、信息、商业、娱乐等设施日臻完善。
  从2012年开始,临朐全面启动5A级景区创建计划,放大沂山作为沂蒙山两大主脉之一的优势,与蒙山联合创建国家5A级沂蒙山旅游区,实施“创5A级九大任务”,重点抓好法云寺重建、华夏古文化艺术博物馆建设和齐长城保护性开发工作,投资6000万元建设综合服务区和游客服务中心、休闲娱乐项目等设施,高标准建成神龙大峡谷、百丈崖两处星级厕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提升改造,进一步彰显了沂山五镇之首的大气尊贵风范。
  临朐对沂山的投资不仅仅局限于景区的开发、修路和建宾馆等基础建设上,更加重视陆续举办一系列高品位的活动和文体赛事,进一步叫响沂山的文化品牌和对外影响力,把沂山打造成山东乃至全国一个最具实力的旅游热点。2011年7月,临朐斥资1.5亿元重建的东镇庙对外开放,扩建后的东镇庙面积达130亩,规模与泰山岱庙相近。2012年4月—9月,沂山成功举办了“沂山国际登山邀请赛”、“沂山槐花节”、“沂山笔会暨全国文学大奖赛”,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2013年1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登山协会等单位在沂山主办“2013中国沂山全国攀冰精英赛”,吸引了全国各地数百名攀冰运动员参加,此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有效破解了冬日沂山旅游“冷”的难题;拥有众多世界冠军的中国国际象棋队前来集训,以及多次举办全国围棋甲级联赛,使得沂山成为棋坛高手对弈的理想场所。通过这些有益活动,待字闺中的“东镇沂山”神秘面纱被逐步揭开,“天下第一镇山”——东镇沂山雄风凸现。
  不老的青山,通过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强势崛起,打造成了集彰显镇山文化、帝王文化、地质文化、水系文化于一体的山东乃至全国的标志性景观,开启文化旅游之先河,吹响文化经济之号角,做大文化产业之楷模。
刘明志 王国栋 魏守栋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