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王学元 通讯员于宗涛 宋晓)4月21日,记者在位于峡山高新项目区的山东博盈车桥有限公司看到,宽敞明亮的现代化车间里,生产流水线上机器轰鸣,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批批产品陆续下线,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该公司自今年2月投入试生产,填补了峡山区现代制造业空白。如今在峡山区,人们处处可见在谈项目落地规划、规划项目施工建设、建设项目竣工投产的场面,奏响了新区转调创加快发展的新乐章。 今年以来,峡山区以大招商、招大商发展绿色工业,开拓现代物流业,完善有机农业,打造旅游文化服务业和新型城镇建设,全力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标、升档。 转变生产方式,保障生态环境天蓝地绿水净。峡山区通过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项工程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增量提质。天蓝工程,治理大气污染,发展绿色工业,保持全年优良天气达到330天以上;地绿工程,通过招商拓宽绿化途径,实行公司化运营,落实招商项目12家,建立了春丰、美林湾等苗木基地,不断寻求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之路;水净工程,坚持保护水生态与打造优质水源、美食、垂钓等于一体,利用国家有机鱼品牌,打造野生鱼体验公园、建设齐鲁名吃城及沿潍河总长3000米的国际垂钓中心,积极打造全国饮水最安全、食品最安全、空气质量最好、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 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生态经济发展方式。峡山区高标准谋划定位,确定了南部发展的“四化模式”和“七大体系”有机农业,认证面积达到700亩,有机农业园区达到40个,产品打入北京、上海等城市,形成了以有机农业、水生态旅游业为主的产业; 中部新区主城区在配套完善基地设施的基础上,建成潍坊实验中学、峡山区人民医院、中国峡山世界雕塑艺术博览园、水中央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发展高端商住服务业、健康休闲养生和文化旅游业为主的产业,全区形成了四个“一镇一品”特色街道城镇区;峡山高新项目区开工建设了总投资近40亿元的新和盛食品、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物流中心等9个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成为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形成了北部发展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整体形成保护、利用生态,全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全区72个年度重点项目深度融合三次产业、努力协调互动、同步发展。 增创发展新优势,推进由分散粗放向集约转型发展。峡山区依托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云涛有机肥料、齐兴有机肥等有机肥产业链;以建立“中国食品谷”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基础和良好契机,打造了金线枫叶鸭养殖等优质食品源,促成了力华食品加工、新和盛食品熟食加工等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以通过国家权威认证的有机菜和有机鱼为主导的特色鲜明的有机食品高端产业链,吸引建设中国峡山公铁物流园、峡山生态农产品综合交易物流中心、新和盛食品冷链物流等一批销售终端项目,全力打造最早时间、最大规模、最高标准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以挖掘文化休闲旅游基地为基础,积极打造文化旅游服务项目,抓好峡山湖养生养老示范基地、世界雕塑艺术博览园、齐鲁名吃城、野生鱼体验公园等8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力地推进优势产业由分散粗放向集约转型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