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要闻 |
第02版
综合新闻 |
第03版
广告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潍坊遇见微电影: 微电影是个热词。打开电脑,在百度上搜索“微电影”,查询到的相关结果就有1亿多个。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的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受到大家的欢迎。在潍坊,从婚庆公司到文化机构,纷纷涉足微电影拍摄。当微电影行业在人们眼里成为一块肥肉的时候,到底有多少人在其中获利,又有多少人在其中烧钱?以商业的投入产出考量微电影在潍坊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怎样的结果?
微电影在潍坊热起来 ■本刊记者 骆雁峰 实习生 吕秋丽 在潍坊,你看到过微电影吗? 相信每一个被问到这一问题的人或许都会犹豫一下。是啊,看过还是没有呢?人们的不确定,表达了微电影在潍坊的泛滥。其实,在现在越来越多的婚礼上,仪式开始前,都会先放一个短片,那个短片,往往被人称为微电影。如果那真是微电影的话,那么,微电影真的与潍坊市民离得很近。 婚礼作为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许多人开始不满足简单的照片或录像,开始尝试用电影的手法和制作来记录,由于这种需求不断扩大,婚庆公司逐渐“盯上”微电影拍摄。潍坊电视台资深导演郭永利先生说:“将新人的爱情故事、求婚场景写进剧本并拍摄成婚礼微电影,这种别出心裁的婚礼摄像模式在潍坊受到新人们的追捧。婚礼微电影需要根据新人的要求设计专属剧本、选择拍摄场景、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制作费用不低,虽然价格不菲,但是收到不少新人的青睐。” 那些生硬、单调的商业宣传已经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开始用微电影的形式播放,定制专属于品牌自身的微电影则成为新的行业趋势。与传统广告不同,广告微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性,具有有故事性的微电影广告,以短小、精练、灵活的表现形式使得受众更易接受。因为,在微电影广告中,可以把宣传的产品性能、品牌理念与故事情节相融合,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受众在心理上也自愿接受这种产品。“很多的潍坊客商已经采用微电影的营销模式,他们意识到,用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做宣传成本会比较高,而微电影制作成本相对较低,目前不需要审批就能在视频网站上传播,对受众来说,微电影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郭永利先生说。 婚庆市场、商业宣传与微电影结合的模式,是对微电影的推广,这种模式是值得肯定的。潍坊光影传媒董事长王超先生说:“婚庆市场、商业宣传与微电影的结合是接地气的表现,微电影本来就是平民化的产物,婚礼微电影、广告微电影的出现,可以让受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微电影,而且还可以挖掘拍摄微电影这方面的人才,这是好事。”
从设备比拼到人才聚集 ■本刊记者 骆雁峰 实习生 吕秋丽 当那被人们广泛传送的《老男孩》热过之后,微电影时代来临了。 在潍坊,微电影的入业人越来越多。几乎每一家婚庆公司的负责人名片上,都印有“微电影制作”这一项。而婚庆市场之外,更多的文化机构也冲着微电影迅速成立。记者在采访过程当中了解到,潍坊的微电影市场,正由单纯的设备比拼向人才比拼方向理性回归。 如今,电影方面教育教学系统的完善,电影爱好者就可以自己学习简单的电影制作流程,影视技术的发展,使得购买影视设备的成本降低,甚至拿起手中的手机、DV、单反相机等数码产品都可以拍摄我们身边的故事,制作成微电影,发布到网上。“电影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实习的时候都是拍微电影,因为拍电影需要大量资金、需要购买齐全的拍摄设备、需要大量的人员、制作流程也比较麻烦。”郭永利说。 拍摄微电影的成本少,拍摄简单,所以,不少人都成了微电影的导演,并把拍摄的微电影发布到网上。微电影虽然短小,但是它也必须要有完整独立的故事情节。现在网络上的微电影很多,但是确实良莠不齐,有的微电影没有完整的结构,没有独立的故事情节。 光影传媒编导朱业告诉记者:“传媒公司对微电影的拍摄与后期制作比非专业人士要仔细的多,毕竟传媒公司有齐全的影视制作的拍摄设备,后期的编辑制作软件,专业人士的知识、技巧、经验也比普通人多。” 记者在采访当中了解到,朱业在来光影传媒之前,曾经有过在省电视台和传媒学校任教的经历。而在光影传媒像他这样,从专业制作平台被挖来的专业人士不在少数。 “现在比拼设备已经不再能够引起客户的兴趣。”潍坊金孔雀传媒总经理张元屏告诉记者,他两年前创建金孔雀的时候,微电影市场正面临着设备的大比拼,从拍摄设备到摇臂、轨道、切换台,设备好的往往很有市场,但现在已经到了人才的比拼时代。 金孔雀传媒摄像师丰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设备发展到一个阶段就会停滞不前,因为设备虽然更新无极限,但是最后还要回归到人的创造性来。丰伟来到金孔雀之前,曾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剧组工作,他参拍的多部作品曾在央视平台播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朱业和丰伟这样的专业人士,正成为潍坊微电影市场当中被公司拿来比拼的筹码。
跨界入行微电影,赚钱还是烧钱 ■本刊记者 骆雁峰 实习生 吕秋丽 跨界,这一词汇是当下潍坊微电影市场当中一个很突出的特色。 微电影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潍坊开辟微电影的商业运作模式的同时,也有力推动潍坊文化产业的发展。微电影之所以能吸引很多受众,除了好看的场景、完整紧凑的故事情节之外,微电影的创意也是令人拍案叫绝。微电影的参与者多是年轻人,他们没有束缚的自由创新理念是微电影的一大特色。创意经济是文化产业一个核心要素,发展微电影,对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光影传媒的董事长王超花费100万注册成立了这家公司,做了20年设计的他跨界拍起了微电影。他告诉记者:“微电影更能直观的表达个人的审美观,是一种表达想法的工具,所以,才决定转行拍摄微电影。”现如今,潍坊有数家拍微电影的电影公司、文化机构、婚庆公司,还有个人也喜欢拍摄微电影,他们有的以娱乐为目的,有的以盈利为目的。多家同行业并存,之间肯定存在着竞争,因为企业不可能只以学术交流为目的,也不可能只以盈利为目的,做文化产业会获得经济回报,有了经济回报才能更好的发展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金孔雀传媒总经理张元屏与王超接触微电影的方式有相似之处,也是跨界。王超之前做的是室内设计,而张元屏在接触微电影之前,做的是医疗行业。现在,王超的设计公司做得有声有色,张元屏的医疗生意也不错。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是带着玩票的心态来做微电影的。 针对微电影是否盈利,张元屏和王超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在微电影界,可以盈利的应该还不多,因为这只是个开始,新兴事物总需要去打开这个市场才行,微电影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微电影也是电影,拍一部微电影,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但投入之后没有市场,是血本无归的例子比比皆是。”郭永利说,虽然微电影现在很热,但作为投资而言,必须慎重。 “我没有把微电影当成盈利的工具,在我看来,微电影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艺术。”王超说,他沉得住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