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吃喝玩乐购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探访潍坊汉服圈
2013年05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访潍坊汉服圈
  曲裾袍
  直裾袍
  齐胸襦裙、交领襦裙
  直领对襟襦裙
  “俺们可不是拍戏,只是穿上自己喜欢的服装出来走走”—潍坊汉服爱好者组织“鲁风社”部分会员集体亮相。 ■本刊记者 王晨摄
  腰间配饰—宫绦
  头上配饰—步摇
  头上配饰—额饰
  “紫萱”(网名)在展示头上配饰—珠钗  ■本刊记者 王晨摄




  所谓华夏,《左传》记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长袖宽衣,峨冠博带;裙袖飘飘,举袂若仙,行走于现代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他们是热爱汉服和华夏文化的一群人,他们中有9岁孩童,有年轻的80后和90后,也有40多岁的中年人。他们来自各个行业,有演艺人士、学生、企业白领、房地产员工、摄影师等,每当传统节日到来,这群“同袍”(汉服爱好者们相互之间的称呼)就会自发组织去市区各大公园或广场,穿上汉服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他们说,大家从汉服中找到了一种文化归属感。
  这就是潍坊的“汉服圈”—一个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群体。
■本刊记者 王晨
【秀汉服】  汉服情侣踏青游 白浪河边引关注
  秀发束成云鬓,鬓角上拥着花钿,身着曲裾显窈窕,娇弱似花惹人怜。3月3日白浪河边,惊现一位身着双绕曲裾轻步细摇的女子,而她的身边有一位穿着直裾的男子相伴。两人来到河边漫步。那一件件华美的衣衫啊,让人觉得时光仿佛倒退了千年。
  这不是在拍古装电视,更不是传说中的古人穿越,他们是潍坊的汉服爱好者。他们爱中国传统文化、爱汉服,并在节假日里穿上汉服外出游玩。这不,当天网名为“小柳叶”(男)、“紫萱”(女)的一对情侣身穿汉服在白浪河边一亮相,就引起了许多市民侧目观看。其中不乏有赞许的目光,也有不少市民露出惊诧的表情。
  “这是干什么的呀,拍电影吗?你们穿的是什么服装?”有市民不解地问。汉友“小柳叶”、“紫萱”不遗余力地向众人介绍说:“我们穿的是汉服,不是汉代的服饰,而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装,所谓的唐装、旗袍并非汉族的传统服装,而是根据满族的旗装结合西式风格改变而来。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装就是汉服。爱汉服其实也是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大家穿汉服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了解传统文化。”
  “要传承汉民族文化就要有实际行动,自己穿汉服是希望能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的人。”“紫萱”说,她和“小柳叶”在日常生活中就经常推广汉服,经常在周末穿着汉服出行。

【结“同袍”】 全国兴起汉服热 潍坊汉友大发展
  “小柳叶”和“紫萱”是潍坊汉服爱好者组织“鲁风社”的成员。近年来,汉服热已在各地兴起。
  据介绍,汉服热2002年兴起于网络,其最终目标要在现实社会中,以复兴汉民族服饰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民族文化的复兴。2003年,当网友“壮志凌云”第一个穿着汉服走上大街后,网络上酝酿的“汉服复兴热潮”开始走入了现实。
  百度汉服吧是汉服爱好者的集中地。百度汉服吧成立于2004年,当时不到一百名会员。到2007年成员才达到一千。随着近几年复古风的兴起,汉服复兴热潮也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经历了2010年的“成都汉服门”后,更加引发了国人对于汉民族服装的关注。目前,百度汉服吧的会员超过了十五万人。这已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
  而潍坊汉服爱好者组织的“鲁风社”也是起步于网络,逐渐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在2010年建立了“鲁风社”的QQ群。如今,这个群内有200多名“同袍”。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年龄最大的有40多岁,更多的则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但他们说,其实在这个圈子里,真正的汉服爱好者是无法统计的,受一些观念的影响,很多汉服爱好者都是默默的关注汉服运动,自己偷偷的尝试制作和穿着汉服,并不参加公开活动。
  网友“小柳叶”原名阮晨鹏,喜欢摄影的他是最初只想找适合摄影的古装。在网上了解到汉服,从此深深地喜欢上了汉服。虽然他参加“鲁风社”的活动还不长,却认识了不少“同袍”,当然收获最大的是认识了“紫萱”姑娘。共同的爱好让他们相识相知相爱,这应该算是“汉服情缘”了吧。
  据“紫萱”介绍,“鲁风社”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10年端午节,当时有50多个社员,将近30人参加了现场活动,不但现场的反应非常好,还成功地向现场观众普及了汉服和端午节的知识。从那以后,“鲁风社”积极组织策划各类活动,“同袍”们也常在生活中着汉服进行宣传。目前,“鲁风社”的成员来自各个行业,有演艺人士、学生、企业白领、房地产员工、摄影师等,大家为了共同的爱好和志向走到一起,可谓志同道合。
【圈内打探】 做汉服、做珠钗、抚古琴、读古文
  据了解,这些圈内的“同袍”们每个人都至少有三四套汉服,有自己做的,也有网上购买的。一般来说,普通的汉服价格在200—400元,稍好一点的汉服价格在千元左右。
  作为一个圈子,“同袍”们在一起讨论的并不仅仅是一件服装,一套头饰,他们还因汉服而喜欢上了诗词、历史、音乐、茶艺、武术、传统舞蹈等,只要是好的传统,他们都会发扬。
  “有弹古琴的,会古筝的,还有‘同袍’自己做汉服的。”“紫萱”介绍说,她自己就做过N套汉服,有直裾、曲裾、襦裙等,有给自己做的,还有“同袍”给做的,“大家聚在一起,经常会讨论哪儿能找到好布,哪个样式好看,虽然做的不如买的精致,但穿上身也还是相当不错的。”
  “‘北崖’会做钗子,有珍珠流苏钗、有白银梅花钗等;我会做发型;‘柳叶’会古筝……”“紫萱”说,大家因喜爱汉服而结成圈子,在汉服圈内,大家又因汉服而学到了不少知识和传统文化,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这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这个圈子,也因为热爱而更尽心,更好地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不仅如此,“小柳叶”和“紫萱”还在筹备汉式婚礼。“同袍”们在替他们感到开心的同时,还热心地策划起了婚礼,“从礼仪动作、出场到服饰挑选、颜色搭配等等,各个细节都要注意到,就怕自己弄错了。”目前正在加紧学习周礼婚礼的准新娘“小柳叶”说。

【深度探求】 弘扬汉服文化,体会“服章之美”、“礼仪之大”
  汉友们聚在一起,除了进行一些上面提到的休闲活动,更有大家内心深处,对于汉民族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的深度探求。
  汉友“灰羽”说,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充分体现了娴雅超脱和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含蓄委婉和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它与汉民族血脉相连,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同袍’们穿汉服,一般都是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穿才会最有味道。”汉友“花开汉服”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充满了美感,绝对不是吃吃喝喝这样简单。例如中国有四大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花朝、上巳、七夕、中秋等,其中,七夕的乞巧,中秋的拜月、祭月,每个节日都有着特定的活动内容,很适宜穿汉服进行。
  “在一些重大节日,日本人穿和服,韩国人穿韩服,但中国人却找不到自己的服装,实际上和服与韩服全都来源于中国的汉服。”“小柳叶”说,每次传统节日穿着汉服出去,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归属感。而且,服装与礼仪是同步的。“只要你穿上汉服,不自觉地就会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神情也变得端庄和稳重,正所谓服章之美,礼仪之大。”“小柳叶”和“紫萱”说,穿汉服男女应挺胸抬头。立时要正身、平视,两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从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坐时膝盖并紧,臀部坐在脚跟上,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目视前方。
  “小柳叶”说,“同袍”们相见会行拱手礼,这也是有讲究的。他说,行一般揖礼时,要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行正规揖礼时,左手压右手(女子右手压左手),手藏在袖子里,举手加额,躬九十度,然后起身,同时手随着再次齐眉,然后手放下。
【真情告白】 坦然面对冷眼和闲话,因为真正喜欢
  热爱汉服不就需要热情,还需要勇气。
  并不是所有人赞同他们的方式。“穿着汉服上街,是不是有些另类,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市民李先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面对质疑,面对街头上围观者的指指点点,汉友们表示“已经习惯了”。“虽然有人说闲话,但是我的家人支持我。”汉友“蒲公英”告诉记者。
  网友“凌霄”才14岁,还是个初二的学生,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汉服,“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看电视剧‘美人心计’的时候,觉得服装很漂亮,却不知道那就是汉服。身边也没有人能教我,只能在网上找。由此了解到很多传统文化,随着了解的深入,越来越感到汉族祖先的伟大、勤劳与智慧。”凌霄说。
  “我们是‘华夏儿女’,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美谓之夏。”网友“苍天的信徒”说,“虽然很多人是因为喜欢美丽的汉服,再喜欢汉服文化的。但是我们穿汉服不是为了做秀,而是真正喜欢,尽管有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但如今知道汉服的人越来越多,这正是让我们感到欣慰的事。”
相关新闻
潍坊学院再现“上巳节”
  ■本刊记者 王晨
  4月12日是农历三月三,也是中国传统的“上巳节”,潍坊学院鸢飞汉服协会的同学们,身穿鲜艳的汉民族服饰,欢庆汉族的传统节日——上巳节。
  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是中国古代非常流行的节日,古代人以沐浴、登山踏青、投壶、聚会等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当日,会员们在校园内穿着汉服,向同学们宣传汉服文化及上巳节的由来。并组织同学们进行了投壶和汉舞表演,通过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继承彰显民族文化。据会长贾淑君同学介绍,鸢飞汉服协会是2012年9月份在学院申请注册的,当时有20名同学参加,现有会员50余人。
  “喜欢汉服的同学很多,但是我们是学生,大多数同学不舍得花钱购买汉服。”贾淑君同学这样对记者说,“这次上巳节活动我们借了很多汉服,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感受一下汉服及传统文化。”
  副会长邵帅同学说:“校园内对汉服和上巳节的认同度很高,这一点让我们很高兴,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有更多机会走出校园。”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